[发明专利]一种可精确控制出锡量的电烙铁出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98728.7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92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段少娟;程路静;程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路伟 |
主分类号: | B23K3/06 | 分类号: | B23K3/06;B23K3/08;B23K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平静;胡锋锋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马向路新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确 控制 出锡量 电烙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精确控制出锡量的电烙铁出锡方法,属于电烙铁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把手、腔体和锥形头,把手与腔体连通,腔体的一端与锥形头固定连接,在把手与腔体的内部设置有进锡组件、离合组件、进气组件和排气组件,其中进锡组件和离合组件相互配合,控制电烙铁中锡条的移动,当锡条移动到锥形头中,由锥形头内的加热装置将锡条熔化,之后通过进气组件和排气组件的相互配合,精确控制锥形头的出锡量。本发明通过进锡组件、离合组件、进气组件和排气组件的相互配合,在内部齿条、齿轮和连杆的作用下,精确控制使用过程中的锡用量,有效的防止资源的浪费,且本发明的电烙铁结构设计简单,构思巧妙,便于使用者控制,有利于工业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烙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精确控制出锡量的电烙铁出锡方法。
背景技术
电烙铁是电子制作和电器维修的必备工具,主要用途是焊接元件及导线,其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使与之接触的锡条熔化,然后焊接到待焊区域。
由于我们在进行电路板焊接时,可能会因为焊接时用锡量的多少而影响电路板的正常工作,而且当锡用量过大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的今天,越来越注重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精度,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对焊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锡用量的轻微差距也会影响产品的质量,这就要求精确的控制锡的用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锡用量过多时,需要把多余的锡处理掉,这时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处理掉的锡不便再次进行焊接利用,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因此,该问题亟需开发出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201410002399.7,授权公告日为2014年4月2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可对锡量进行微调的电烙铁,该申请案涉及的电烙铁包括插头、电烙铁握柄、橡皮球、内发热管道、中空烙柄、烙铁头部和焊锡推送机构,电烙铁握柄内有橡皮球支架,橡皮球卡装在橡皮球支架支撑部和电烙铁握柄孔之间,电烙铁握柄一端为内发热管道,内发热管道与中空烙柄相连,烙铁头部内有进锡导轨,烙铁头部一端为带中空管的发热装置,中空烙柄与带中空管的发热装置相连,烙铁头部内有焊锡推送机构,焊锡推送机构安装在带中空管的发热装置空腔与烙铁头部进锡导轨之间。该申请案虽然通过烙铁头部焊锡推送机构对锡量多少进行控制并用手柄上的橡胶球将锡量进行微调,但这种控制精度不高,无法精确的控制电烙铁的出锡量,且温度较高情况下,橡胶球易老化不利于工业推广。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常用的电烙铁无法精确控制出锡量,且对于多余的锡无法进行有效处理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精确控制出锡量的电烙铁及其出锡方法,本发明通过进锡组件、离合组件、进气组件和排气组件的相互配合,精确控制使用过程中的锡用量,有效的防止资源的浪费,且本发明的电烙铁结构设计简单,构思巧妙,便于使用者控制,有利于工业推广。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可精确控制出锡量的电烙铁,包括把手、腔体和锥形头,把手与腔体连通,腔体的一端与锥形头固定连接;还包括:
进锡组件,包括进锡手柄、滚轮以及锡条,进锡手柄带动滚轮转动,滚轮推送锡条进入锥形头内部;
离合组件,包括离合手柄、第二连杆以及离合齿轮,离合齿轮通过第二连杆与离合手柄连接;
进气组件,包括进气手柄、进气活塞以及进气筒,进气手柄带动进气活塞与进气筒发生相对运动,进气筒的出气端插入锥形头中;
排气组件,包括排气手柄、排气活塞以及排气筒,排气手柄带动排气活塞与排气筒发生相对运动,排气筒的出气端插入锥形头中。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进锡手柄与第一连杆固定连接,第一连杆的侧边设置有齿条,该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离合手柄推动离合齿轮移动到特定位置时,离合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路伟,未经程路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87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