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生产过程中聚合母液的回收利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98073.3 | 申请日: | 2018-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4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 发明(设计)人: | 阮圣如;陈必玉;张雪峰;吉霞;卢浩;李玉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金珠树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J11/02 | 分类号: | C08J11/02;C08J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冯燕平 |
| 地址: | 22526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交换树脂 聚合母液 母液 过滤 生产过程 滤网 高浓度有机废水 温度对照表 丙烯酸系 回收利用 滤网过滤 末端治理 水相配制 压缩空气 回收 废水处理 大孔型 分散剂 工业盐 软化水 吸附塔 反冲 制备 聚合 盐水 环境保护 节约 排放 | ||
本发明属于离子交换树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孔型丙烯酸系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步骤为:将收集的聚合母液经滤网过滤,并采用压缩空气反冲滤网;将过滤后的聚合母液转移至吸附塔,再次经滤网进行过滤;将过滤后母液抽至水相配制罐,加入软化水调整温度,并根据盐水和温度对照表,加入工业盐,最终调整温度为30~59℃,比重为1.118~1.139;再加入分散剂,搅拌,实现母液的回收。本发明所使用的离子交换树脂生产过程中聚合母液的回收方法可以充分利用聚合后的母液,节约废水处理的成本,并且降低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排放,减轻了末端治理的负担,有利于环境保护,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生产过程中聚合母液的回收利用方法,属离子交换树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离子交换树脂生厂过程中,有机相的高分子聚合是种很关键的工序,其聚合方法通常为悬浮聚合,尤其是针对丙烯酸类高分子聚合,其有机相:水相的比例通常在1:(3.5~4.0),在聚合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生产废液,树脂生产的废液是一种污染负荷高、成分复杂且较难处理的化工废水,由于该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高浓度的含盐量,对于此类废水采用常规的处理方法难以达到排放要求,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站将严重威胁到活性污泥的生存环境,同时造成大量可利用资源的浪费;目前针对此类液体的处理方法主要为物化法和生化法,但两者的缺陷也比较明显,物化法是利用物理化学作用来去除水中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一般;生化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无机微生物营养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该方法环保有效,但对技术和环境要求较高,树脂废液中由于有机物浓度高,组成复杂,含有大量抑制生物生长的物质,不宜使用生化法处理。
而且目前的研究基本是针对废液的处理排放,尚无简单有效的回收方法。因此,本发明是针对离子交换树脂丙烯酸系高分子聚合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聚合母液,进行充分回收利用其有效成分,节约成本,减少废水的排放量,保证污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而研制的一种聚合母液回收利用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目前存在的不足,针对离子交换树脂丙烯酸系高分子聚合后母液进行充分利用其有效成分,减少废液排放量,节约树脂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具体步骤为:
(1)将收集的聚合母液经滤网过滤,并采用压缩空气反冲滤网;
(2)将步骤(1)过滤后的聚合母液转移至吸附塔,再次经滤网进行过滤;
(3)将步骤(2)过滤后母液抽至水相配制罐,加入软化水调整温度,并根据盐水和温度对照表,加入工业盐,调整比重;最终调整温度为30~59℃,比重为1.118~1.139;再加入分散剂,搅拌,实现聚合母液的回收;
(4)使用步骤(3)回收的聚合母液作为水相,制备获得大孔型丙烯酸系离子交换树脂。
步骤(1)所述滤网采用100目的聚丙烯筛网,所述压缩空气经脱油压力为0.2~0.4Mpa。
步骤(2)所述滤网的目数为200目。
步骤(3)所述调整温度为30~34℃时,比重为1.130~1.139。
步骤(3)所述调整温度为35~39℃时,比重为1.128~1.136。
步骤(3)所述调整温度为40~44℃时,比重为1.125~1.133。
步骤(3)所述调整温度为45~49℃时,比重为1.122~1.130。
步骤(3)所述调整温度为50~54℃时,比重为1.120~1.128。
步骤(3)所述调整温度为55~59℃时,比重为1.118~1.1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金珠树脂有限公司,未经扬州金珠树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80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