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96219.0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28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拓;夏亮;王启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1/1812;H04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王姗姗;张颖玲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信息 传输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终端传输携带第一直通链路控制信息格式或第二直通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直通链路控制信道PSCCH;其中,所述第一直通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用于携带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信息和/或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二直通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用于承载直通链路的调度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技术领域,涉及但不限于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与一切互联V2X(Vehicle toEverything,V2X)中,直通链路(Side-Link)中物理信道通常采用广播的发送方式进行传输。承载调度信息(Scheduling Assignment)的物理直通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PSCCH)和承载数据的物理直通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Link Share Channel,PSSCH)的物理信道的时频域资源采用资源池的配置方式,资源池通过高层信令或者预配置的方式进行配置。其中PSCCH资源池和PSSCH资源池是频分多路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FDM)的,模式3(Mode 3)的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PDCCH,指示终端在直通链路上发送PSCCH的调度信息。模式4(Mode 4)的终端通过感知的方式,在资源池中随机选择资源发送PSCCH和PSSCH。同时,由于LTE V2X物理信道采用的是广播的发送方式,所有终端都可以解码其他终端发送的物理信道。
在新无线电(New Radio,NR)技术的车辆与一切互联V2X中,对吞吐量、可靠性和时延的要求相比LTE V2X大幅度提高。传统的LTE V2X中物理信道采用广播的形式发送,由于没有对数据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反馈,终端无法判断其他终端是否正确收到数据,数据的可靠性下降。同时由于没有任何对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流程,发送终端在发送数据时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Scheme,MCS)选择不准确,会导致频谱利用效率降低或者接收终端的丢包率增加等。因此在NR V2X需要引入HARQ反馈和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测量上报等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频谱利用率以及降低丢包率,提高NR V2X的吞吐量和可靠性要求。
然而,如果接收端终端设备(User Equipment,UE)需要对数据进行HARQ反馈或者CSI上报,则需要定义其反馈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方便发送端终端检测接收端终端的反馈信息,尽可能减少发送端终端检测的开销;并且可以适应不同的控制信息负荷大小,同时简化信令开销。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传输携带第一直通链路控制信息格式或第二直通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直通链路控制信道PSCCH;
其中,所述第一直通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用于携带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信息和/或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二直通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用于承载直通链路的调度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息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传输单元,用于传输携带第一直通链路控制信息格式或第二直通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直通链路控制信道PSCCH;
其中,所述第一直通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用于携带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信息和/或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二直通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用于承载直通链路的调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62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