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磁轮徊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96136.1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18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7 |
发明(设计)人: | 张航;刘建平;张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平 |
主分类号: | A63H33/26 | 分类号: | A63H33/26;A61N2/12;A61N5/06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杨陈凤 |
地址: | 035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磁轮徊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玉磁轮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中轴(6)和轴承(5)连接、能绕中轴(6)旋转的上玉石板(1)和复合玉石板,所述上玉石板(1)内对称设置有若干永磁片(3),复合玉石板内用能量高聚胶聚合有能带动永磁片(3)的静磁场变为旋转磁场的变流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磁轮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玉石板包括电磁板(13)和下玉石板(2),上玉石板(1)设于电磁板(13)和下玉石板(2)之间,变流电路设于最顶层的电磁板(13)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玉磁轮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流电路包括分别绕于相应铁心柱上的线圈W1、线圈W2、…线圈Wn,电容C1、电容C2、…电容Cn,三极管T1、三极管T2、…三极管Tn;各三极管的基极外接控制回路,三极管的基极接通顺序依次为三极管T1、三极管T2、…三极管Tn;
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线圈W1的一端串联,三极管T1的集电极以及线圈W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的两端连接,三极管T1、线圈W1和电容C1构成第一变流单元;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线圈W2的一端串联,三极管T2的集电极以及线圈W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的两端连接,三极管T2、线圈W2和电容C2构成第二变流单元;以此类推,…;三极管Tn的发射极与线圈Wn的一端串联,三极管Tn的集电极以及线圈Wn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n的两端连接,三极管Tn、线圈Wn和电容Cn构成第n变流单元;线圈W1、线圈W2、…线圈Wn按序号顺时针或逆时针依次均布环绕安装于电磁板(13)内而产生旋转磁场;
第一变流单元与第(n/2+1)变流单元串联后并联于直流电源的两端,第一变流单元接通工作过程时,第(n/2+1)变流单元的电容C (n/2+1)进行充电;第二变流单元与第(n/2+2)变流单元串联后并联于直流电源的两端,第二变流单元接通工作过程时,第(n/2+2)变流单元的电容C (n/2+2)进行充电;以此类推,…;第(n/2-1)变流单元与第(n-1)变流单元串联后并联于直流电源的两端,第(n/2-1)变流单元接通工作过程时,第(n-1)变流单元的电容C(n-1)就行充电;第(n/2)变流单元与第n变流单元串联后并联于直流电源的两端,第(n/2)变流单元接通工作过程时,第n变流单元的电容Cn进行充电;
其中,n为不小于6的偶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玉磁轮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6或8或10或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玉磁轮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玉石板(1)采用合金板同玉石板复合或是单纯为玉石板的结构,在合金板和/或玉石板中心孔中配置轴承或中轴及其轴套而成回旋体,并在中轴周边对称的圆孔中粘结永磁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玉磁轮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玉石板(2)采用若干层玉石制作成的玉石板并用能量高聚胶模压成型,在下玉石板(2)中心钻孔配设中轴或轴承,并在分层的玉石板中配置能量石珠(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玉磁轮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石珠是用电气石、锗石、水晶、独居石、透闪石和硅质玉分别制成直径为10-24mm的圆珠或圆柱或圆片,取其两种以上安装于上玉石板(1)和下玉石板(2)的圆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玉磁轮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高聚胶是用能量石粉同不饱和树脂或甲基丙烯酸甲脂及固化剂按10:(2-3)质量比混制成,能量石粉是用电气石、锗石、水晶、独居石、透闪石和硅质玉中的三种以上碎粒磨制成40-800网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平,未经刘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613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生昆虫遥控飞行玩具
- 下一篇:能折叠收起的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