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用捣蒜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95404.8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7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梁林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林燕 |
主分类号: | A47J19/04 | 分类号: | A47J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捣棒 第二空腔 转杆 挡板 转动连接 捣蒜器 外侧壁 大蒜 手柄驱动机构 内侧壁连接 第一空腔 复位机构 上下运动 圆周运动 弹簧 省力 蒜泥 碗体 挤压 驱动 贯穿 延伸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用捣蒜器包括保护套,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内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捣棒,所述捣棒的两端均贯穿第二空腔并向外延伸,所述捣棒外侧壁通过复位机构与第二空腔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捣棒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远离捣棒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保护套通过手柄驱动机构与第二转杆连接,所述捣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捣蒜块,所述保护套的底部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挡板。本发明通过L型杆的圆周运动驱动捣棒上下运动对大蒜进行挤压来制作蒜泥,通过弹簧的设置,捣棒进行往复运动,从而更省力的捣蒜,通过挡板的设置,从而防止捣蒜过程中大蒜飞出碗体造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捣蒜器。
背景技术
大蒜是烹饪佳肴和制作蘸料重要的调味品,因为大蒜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较好的杀菌功能,所以被较多的人喜爱,由于大蒜味辛辣,大多时候喜欢将其捣碎再食用。
而目前用来捣蒜的方法主要是将去皮的大蒜放入蒜臼内,再用捣棒将之捣碎,这样捣蒜需要用很大力气,而且用力时间较长会使胳膊出现明显的疼痛感,其次,蒜臼内的大蒜会在捣蒜过程中飞出蒜臼外,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捣蒜比较费力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家用捣蒜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家用捣蒜器,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内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捣棒,所述捣棒的两端均贯穿第二空腔并向外延伸,所述捣棒外侧壁通过复位机构与第二空腔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捣棒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远离捣棒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保护套通过手柄驱动机构与第二转杆连接,所述捣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捣蒜块,所述保护套的底部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设有碗体,所述挡板底部设有多个连接块,所述碗体顶部内侧壁设有与连接块对应的连接槽。
优选地,所述捣棒的顶部固定连接U型块,所述第一转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U型块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固定环转动套接在第一转轴上。
优选地,所述手柄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转杆上的L型杆,所述L型杆远离第二转杆的一端贯穿保护套并向外延伸,所述L型杆与保护套转动连接,所述L型杆远离第二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把手。
优选地所述第二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杆转动套接在第二转轴上。
优选地,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捣棒外侧壁的固定块,所述捣棒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和弹簧的内顶部连接。
优选地,L型杆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保护套的外侧壁设有与套管对应的卡接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L型杆的圆周运动驱动捣棒上下运动对大蒜进行挤压来制作蒜泥,通过弹簧的设置,捣棒进行往复运动,使得捣棒在捣蒜时具有更大的挤压力,从而将大蒜碾压更充分,在捣棒碾压大蒜时也较为省力;
2、通过保护套底部外侧壁挡板和碗体的设置,从而防止捣蒜过程中大蒜飞出碗体造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家用捣蒜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家用捣蒜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家用捣蒜器的碗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护套、2第二空腔、3捣棒、4固定块、5弹簧、6第二转轴、7第一转杆、8第二转杆、9挡板、10连接块、11碗体、12捣蒜块、13连接槽、14L型杆、15把手、16第一转轴、17U型块、18套管、19第一空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林燕,未经梁林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54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