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温器及其密封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95261.0 | 申请日: | 2018-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8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白宇鹏;刘健;刘腾;王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F01P7/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温器 及其 密封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节温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节温器及其密封方法。该节温器包括阀座和阀门,阀座包括内圈,阀门的一端能与内圈抵接,内圈的外壁环设有密封胶,阀门的一端能与密封胶抵接。本发明通过在节温器阀座上的内圈环设密封胶,从而加强了阀门与阀座之间的密闭性,当阀门关闭时,降低了冷却液在阀门处的泄漏量,进而解决了现有节温器的阀门处密封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温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温器及其密封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整车冷却系统使用的节温器主要是靠蜡包的物理特性—热胀冷缩,来控制节温器的开闭。可以说,节温器实际上是一个温控开关,当发动机冷却液达到初开温度时,开始关闭小循环(冷却液走向:冷却水泵-冷却腔-出液总管-节温器-冷却水泵),并打开大循环(冷却液走向:冷却水泵-冷却腔-出液总管-节温器-水箱散热器-冷却水泵)。当冷却液温度达到全开温度时,阀门达到规定的升程,此时小循环关闭,大循环完全开启。这一过程对缩短发动机热车时间,减少活塞与缸套的磨损非常有利,特别是在冬季十分重要。
但是当冷却液流量较大的情况下,即使阀门关闭,也会有部分冷却液从阀门处泄漏出去,导致发动机开始降温以及发动机热车变慢,并使发动机到达最佳工作温度的时长变长、燃烧不充分、油耗上升、燃油经济性下降、输出功率低和排放上升。
因此,亟待需要提供一种新型节温器及其密封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温器及其密封方法,以解决现有节温器的阀门处密封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温器,包括阀座和阀门,阀座包括内圈,阀门的一端能与内圈抵接,内圈的外壁环设有密封胶,阀门的一端能与密封胶抵接。
作为优选,密封胶采用橡胶浇注而成,内圈设有多个通孔,橡胶能流入通孔内并形成密封胶的一部分,以使密封胶通过通孔固定。
作为优选,阀座还包括设于内圈外侧的外圈,外圈与内圈之间设有大循环出口。
作为优选,还包括与阀门的另一端抵接的石蜡壳体,石蜡壳体内设有石蜡,阀门能与石蜡壳体共同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还包括阀座外罩,阀座外罩的一端与外圈固接且包覆有橡胶套,另一端与阀门的外壁抵接,阀门能相对阀座外罩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还包括支架,其内部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套设于石蜡壳体的外部,且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阀门和支架抵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可滑动地设于阀座中的推杆帽和与推杆帽滑动连接的顶杆,顶杆插接于石蜡壳体的内部,支架的顶端抵接于推杆帽的底部,用于限制支架向下移动。
作为优选,推杆帽的外部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阀座的内壁和支架的顶端抵接。
一种节温器的密封方法,包括使阀座上与阀门抵接的部位进行密封处理。
作为优选,进行密封处理包括:使抵接的部位的外部包覆密封胶,并在抵接的部位开设多个用于固定密封胶的通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节温器阀座上的内圈环设密封胶,从而加强了阀门与阀座之间的密闭性,当阀门关闭时,降低了冷却液在阀门处的泄漏量,进而解决了现有节温器的阀门处密封效果不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节温器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节温器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节温器的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图1中阀座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52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