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相中催化分子氧氧化生成苯并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93408.2 | 申请日: | 2018-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6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杨贯羽;杨利婷;袁冰芯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275/04 | 分类号: | C07D275/04;C07D417/04 |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郑园;王红培 |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相中 催化 分子 氧化 生成 噻唑 酮类 化合物 方法 | ||
1.一种水相中催化分子氧氧化生成苯并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水溶性过渡金属酞菁化合物为催化剂,氧气环境下,使硫代水杨酸酰胺化合物在水相中发生分子内成环反应生成苯并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反应温度为80-100 ℃、反应时间为2-24h;
所述水溶性过渡金属酞菁化合物的母体为四羧基酞菁、四磺酸基酞菁、四羧基酞菁的钠盐、四羧基酞菁的钾盐、四磺酸基酞菁的钠盐或四磺酸基酞菁的钾盐;水溶性过渡金属酞菁化合物的金属中心为Cu、Fe、Co、Mn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催化剂为水溶性过渡金属酞菁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组合;
所述硫代水杨酸酰胺化合物的结构式为:,其中R表示烷基、芳基、2-吡啶基;
所述苯并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式为:,其中R表示烷基、芳基、2-吡啶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相中催化分子氧氧化生成苯并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硫代水杨酸酰胺化合物质量的1-10%,水的用量为硫代水杨酸酰胺化合物质量的10-3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340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