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基钻屑培植土改良剂及改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93400.6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6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肖波;张学敏;梁涛;代孟清;王强;孙勇;宋光明;田宏;程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有石油钻采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西钻探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7/02 | 分类号: | C09K17/02;C09K17/00;C09K101/00;C09K10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冉鹏程 |
地址: | 61005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屑 培植土 改良剂 改良 分离处理 植被生长 调质剂 固结剂 无害化 营养剂 脱稳 污染物 土壤 | ||
本发明水基钻屑无害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基钻屑培植土改良剂及改良方法,包括土壤调质剂、营养剂、pH调节剂和污染物固结剂,通过收集步骤、脱稳步骤和分离处理步骤将水基钻屑改良为适宜于植被生长的培植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基钻屑无害化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基钻屑培植土改良剂及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环保、安全法规的进一步实施,要求油气钻井污染物达到“不落地、零污染、零排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目的。为了保证油气开采的可持续性、安全性、环保性,新技术、新工艺、新药剂的研发与应用迫在眉睫;随着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及对能源需求的增加,随着国家新环保法的实施,在钻井过程中水基钻井液逐渐取代了油基钻井液,且使用量越来越大,在水基钻井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质,统称为水基钻井废弃物(水基钻井废弃泥浆及水基钻屑)。由于钻遇地层的复杂性、特殊性,因此水基钻井废弃物是一种含有多种有机、无机化合物及水、岩屑组成的复杂体系,具有污染物种类多、成份复杂、性质不稳定、处理难度大等特点。目前国内外对于水基钻井液液产生的岩屑主要是随钻固化填埋或拉运集中固化处理,但上述方法均不能彻底处理污染物,处理后的岩屑存在堆积,产生二次污染的隐患或填埋占用土地,造成资源浪费。
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07030097A,公开时间为2017年8月11日,名称为“一种水基钻井液钻屑无害化处理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一种水基钻井液钻屑无害化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岩屑放入滚动洗涤池,利用清水循环洗涤5~12次;(2)加入绿色助剂DBB,循环洗涤5~12次;(3)加入强化助剂GMAA,循环洗涤5~12次;(4)排放循环液进入回用系统,重新加入清水,循环4~6次之后,将岩屑甩干并将所脱水分回用于水基钻井液,但是这种技术方案操作复杂,添加剂较多容易二次污染。
再如公开号为CN101096581,公开时间为2008年1月2日,名称为“油气田废钻井液钻屑无害化处理剂及处理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提供一种油气田废钻井液钻屑无害化处理剂,其由固体处理剂和液体处理剂组成,液态处理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固体状态的原料制成,氯化镁45~47%,氯化钙45~47%,聚合氯化铝6~10%;固态处理剂由下述的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粉煤灰60~70%,磷肥30~40%。本发明既实现了对有害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固化,又中和了钻井液中的碱性,使其达到环保的要求,且成本低廉,可同时适用于水基和油基两种废钻井液;但是这种技术方案处理过程中加入了大量氯盐、金属盐,难以掌控同时也容易产生次生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不产生二次污染、经过易于实现的工艺步骤即可将水基钻屑改良为适宜于植被生长的培植土的改良剂及改良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基钻屑培植土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
土壤调质剂(0~4.0%);
营养剂(2.0~3.0%);
pH调节剂(0.5~2.0%);
污染物固结剂(0~10.0%)。
所述污染物固结剂是一种在湿润土壤中会发生水化反应的自水化反应硅酸盐无机材料,包括40~60%的碳粉、3~5%的微硅粉、30~55%的硅藻土和2~5%的硅酸钠,水化反应过程中可以固结住重金属等污染物质,水化反应过程中可以固结住重金属等污染物质。
所述营养剂是一种复合有含氮化合物的有机土型营养剂,该营养剂可以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养分。
所述土壤调质剂是一种带有多孔性细微粒和高吸水保水材料的复合型土壤调质剂,该土壤调质剂能够保持制备培植土具有透气性的同时,还具有供给培植土植物生长水份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有石油钻采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西钻探公司,未经成都大有石油钻采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西钻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34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