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焊管生产线焊接保护及冷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93318.3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2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自强;黄国成;黄运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中用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苏雪雪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焊管生产线 冷却装置 密闭空间 保护盒 冷却均匀性 焊接模具 焊接位置 冷却水套 凸出 保护气 受保护 焊材 焊管 溅射 丝杆 模具 冷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管生产线焊接保护及冷却装置,通过保护盒的设置,将保护气集中在一个密闭空间内,提供更好的焊接保护,焊接位置受保护气的保护时间更长,焊接质量更加稳定,焊材损耗更小,而且用于调节焊接模具的丝杆和调节轴凸出在保护盒外,焊接时调节模具更加方便,再则设置有冷却水套,包裹在焊管外,冷却均匀性高,冷却速度快,水集中在密闭空间中,不会出现溅射现象,对其他部件的影响较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管生产领域,涉及一种焊管生产线的焊接保护及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所谓焊管生产线,即是将钢带翻卷并焊接成型的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钢带通过多道成型机构逐渐翻卷成型后,通过焊机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的焊管,经冷却、打磨、切断后得到成品。
但由于焊接时,焊枪直接裸露在外面,直接与空气接触,钨针容易烧坏,更换频繁,且焊接部位直接与空气接触,容易导致焊接不良。因此为了提高钨针的实用寿命以及保证焊接效果,通常在焊接部位直接喷放保护气体隔离空气,但这种方式,保护气喷放量过少,不能完全隔离空气,并不能达到理想的焊接效果,保护气喷放量过大,成本过高,多余的保护气造成浪费。
再者,现有的焊管生产线的冷却方法,通常是在焊接后的焊管上喷淋冷却水,但这种冷却方法,由于直接喷淋冷却水,冷却速度低,冷却效果差,冷却不均匀,而且,冷却水的喷淋量小,满足不了冷却需求,喷淋量大,造成浪费,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焊管生产线焊接保护及冷却装置。
一种焊管生产线焊接保护及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盒、焊枪、至少两组成型装置和冷却水套,所述保护盒与成型装置配合形成密闭空间或自身形成密闭空间并将成型装置容纳在内,所述保护盒沿焊管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有进入端和输出端,冷却水套与输出端连接;所述成型装置沿焊管前进方向依次设置,每组所述成型装置包括两个成镜像设置在焊管前进方向两侧的焊接模具、与焊接模具连接并带动其做相近或相离运动的丝杆和与焊接模具连接并带动其上下移动的调节轴,所述丝杆的一端从保护盒的一侧伸出在外,所述调节轴从保护盒的上端面伸出在外;所述焊枪的下部从保护盒上端面伸入内部进行焊接,所述保护盒上端面设置有分别与焊枪、调节轴配合的避空孔;所述保护盒设置有注入保护气的进气孔和排出气体的出气孔。
优选地,每组所述成型装置还包括底座、与每个焊接模具对应的滑座和固定盘,所述底座设置有滑槽,所述丝杆容置在滑槽内且一端并从底座的一侧伸出,所述滑座下端与滑槽连接且并可沿其延伸方向来回滑动,滑座下部设置有与丝杆配合连接的丝母,所述焊接模具通过主轴安装在所述固定盘上,固定盘的一侧与滑座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调节轴竖直的通过调节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滑座上,且其下端与固定盘连接并可转动带动固定盘沿滑座上下移动,所述调节轴上套设有轴套,所述轴套底部与调节固定部固定连接,且内侧设置有与所述调节轴螺纹相配合的螺纹。
优选地,所述丝杆和/或调节轴的一端设置有旋钮并通过该旋钮带动转动。
更优选地,所述丝杆和/或调节轴的一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由其带动旋转,所述伺服电机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
优选地,所述固定盘上设置有冷却通道,且设置有与冷却通道连接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优选地,所述保护盒上设置有用于观察内部的焊接视窗玻璃。
优选地,所述冷却水套包括冷却桶、支撑所述冷却桶的支撑座、设置在冷却桶内部的石墨冷却套和设置在石墨冷却套和冷却桶之间的隔离套,所述冷却桶的一端与所述输出端连接,支撑座位于冷却桶下方并承托冷却桶的底部,所述冷却桶与隔离套配合形成环状的密闭空间以流通冷却流体,所述冷却桶上还设置有连通该密闭空间的冷却进水口和冷却出水口,所述石墨冷却套中空设置,其内环面直径与焊管直径匹配,外环面与隔离套紧密接触,所述冷却桶另一端端口设置有密封圈,所述保护盒的进入端设置有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中用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中用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33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