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电池电解液负极成膜添加剂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92747.9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7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昱;杜荣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海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7 | 分类号: | H01M10/056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膜添加剂 电池电解液 负极 电解液 新能源 碳酸亚乙烯酯 亚磷酸三苯酯 亚硫酸乙烯酯 环状硫酸酯 体积百分比 添加剂用量 锂离子电池 还原分解 质量分数 | ||
本发明提供新能源电池电解液负极成膜添加剂,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环状硫酸酯1‑2份,亚磷酸三苯酯1‑4份,碳酸亚乙烯酯1‑2份,亚硫酸乙烯酯0.5‑1份。此添加剂用量为电解液的5‑10%(体积百分比)。本发明具有避免和减少电解液的还原分解,提高锂离子电池整体性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池电解液负极成膜添加剂。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近年来新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它具有能量密度大、自放电率低、对环境污染小等优良特性, 目前已经应用到移动终端电子产品、混合动力 电动车。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发高能量密度、拓宽电池使用温度范围、提高电池安全性能等问题给广大锂离子电池研究者提出严峻的挑战。一般认为, 在锂离子电池首次充放电过程中, 电极材料与电解液在固液相界面上发生反应, 电解液 发生还原、分解,形成一层覆盖于电极材料表面的钝化层。这种钝化层是一种界面层, 是电子绝缘体却是Li+的优良导体, Li+可以经过该钝化层自由地嵌入和脱出。 该膜含有 Li2CO3、LiF、Li2O、LiOH 等各种无机成分和 RO- CO2Li、ROLi、(ROCO2Li)2 等各种有机成分, 厚度从几 十纳米到几百纳米的非均质薄膜。 优良的钝化膜能提高电池的循环效率和可逆容量等性能。因此, 在锂离子电池有机电解液中添加少 量的某些物质,能够在碳负极上优先还原、分解形成 性能优良的钝化膜,从而改善碳负极的性能,这些微量物质被称之为成膜添加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新能源电池电解液负极成膜添加剂,其具有避免和减少电解液的还原分解,提高锂离子电池整体性能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新能源电池电解液负极成膜添加剂,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环状硫酸酯 1-3份,亚磷酸三苯酯 1-4份,氟代磷酸锂1-2份,亚硫酸乙烯酯 0.5-1份。此添加剂用量为电解液的5-10%(体积百分比)。本发明优化的技术方案是,新能源电池电解液负极成膜添加剂,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环状硫酸酯 1份,亚磷酸三苯酯 1份,氟代磷酸锂1份,亚硫酸乙烯酯 0.5份。此添加剂用量为电解液的5%(体积百分比)。
本发明优化的技术方案是,新能源电池电解液负极成膜添加剂,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环状硫酸酯 2份,亚磷酸三苯酯 4份,氟代磷酸锂2份,亚硫酸乙烯酯 1份。此添加剂用量为电解液的10%(体积百分比)。
本发明优化的技术方案是,新能源电池电解液负极成膜添加剂,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环状硫酸酯 1份,亚磷酸三苯酯2份,氟代磷酸锂1.5份,亚硫酸乙烯酯 0.8份。此添加剂用量为电解液的8%(体积百分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负极成膜添加剂,其具有避免和减少电解液的还原分解,提高锂离子电池整体性能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新能源电池电解液负极成膜添加剂,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环状硫酸酯 1份,亚磷酸三苯酯 1份,氟代磷酸锂1份,亚硫酸乙烯酯 0.5份。此添加剂用量为电解液的5%(体积百分比)。
实施例2,新能源电池电解液负极成膜添加剂,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环状硫酸酯 2份,亚磷酸三苯酯 4份,氟代磷酸锂2份,亚硫酸乙烯酯 1份。此添加剂用量为电解液的10%(体积百分比)。
实施例3,新能源电池电解液负极成膜添加剂,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环状硫酸酯 1份,亚磷酸三苯酯2份,氟代磷酸锂1.5份,亚硫酸乙烯酯 0.8份。此添加剂用量为电解液的8%(体积百分比)。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所做的更动与改进,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海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海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27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