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程式电动客车三能源动力系统及能量管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92709.3 | 申请日: | 2018-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7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周凯;周贺;刘金凤;耿新;金宁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L50/15 | 分类号: | B60L50/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杨红娟 |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程式 电动 客车 能源动力 系统 能量 管理 方法 | ||
增程式电动客车三能源动力系统及能量管理方法。目前电动客车的技术瓶颈在于动力电池,电动车大多使用锂电池,一辆电池成本和同级别的传统客车成本差不多,电量不能满足要求,续航里程短。本发明组成包括:增程器(1)、太阳能光伏系统(6),增程器包括发动机(3),发动机通过连接轴与发电机(2)连接,发电机通过导线与发电机控制器(10)连接,发电机控制器分别与整车控制器(13)、电机控制器(12)、动力电池(9)、超级电容系统(5)连接,动力电池分别与太阳能光伏系统中的光伏控制器(8)、整车控制器、超级电容系统连接,光伏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太阳能板(7)、整车控制器连接。本发明用于增程式电动客车三能源动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的能量管理,具体涉及一种增程式电动客车三能源动力系统及能量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公共交通领域,传统燃油客车在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当今汽车工业势必向着低噪声、零排放、综合利用能源的方向发展,而电动客车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电动客车的技术瓶颈主要还在于动力电池,现在电动车大多使用的是锂电池,缺点一是成本很高,一辆所使用的电池成本和原来同级别的传统客车成本差不多;二是电量不能满足现代客车的使用要求,续航里程短,充电配套设施还不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程式电动客车三能源动力系统,利用电网、燃油和太阳能三能源实现较长的续驶里程,采用三能源增程技术能够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和节油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延长动力电池系统的寿命,增强增程式电动客车市场竞争力。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增程式电动客车三能源动力系统,其组成包括:增程器、太阳能光伏系统,所述的增程器包括发动机,所述的发动机通过连接轴与发电机连接,所述的发电机通过导线与发电机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发电机控制器分别与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动力电池、超级电容系统连接,所述的动力电池分别与所述的太阳能光伏系统中的光伏控制器、所述的整车控制器、所述的超级电容系统连接,所述的光伏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太阳能板、所述的整车控制器连接。
所述的增程式电动客车三能源动力系统,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的整车控制器、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轴与驱动轮连接,所述的发动机通过管路与燃油箱连接,所述的动力电池分别与所述的电机控制器、所述的发电机控制器连接。
一种增程式电动客车三能源动力系统及能量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是将增程器、太阳能光伏系统、超级电容系统与动力电池并联,其中增程器为动力电池及超级电容系统充电,同时太阳能光伏系统也为动力电池及超级电容系统充电;正常情况下,动力电池为整车提供动力能源;急加速时,超级电容系统可为驱动电机提供瞬时能量;太阳能光伏系统长期为动力电池、超级电容系统充电;
当电池电量不足时,增程器开始工作,由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将燃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高压回路为动力电池、超级电容系统充电,同时为驱动电机提供电能;整个系统工作环节均由整车控制器的三能源动力集成单元控制软件在后台自动控制,不需要驾驶员人为的操作;
动力电池一般布置在电动客车车底左右两侧,与车厢实现防火及隔热隔离,可以在动力电池状态异常时,确保车上乘客有足够的安全空间,增程器主要布置在车厢后部,整车控制器、超级电容系统、光伏控制器均安装在高压设备仓,发动机、发电机以及相关的冷却系统等辅助设备均安装在发动机仓,太阳能板安装在车顶,整体布局符合传统燃油车的布置方式,高压设备仓与旅客乘坐空间同样实现隔离,以保证乘客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27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