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沉管灌注桩倾斜的装置及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91577.2 | 申请日: | 2018-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7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 发明(设计)人: | 冯忠居;郭穗柱;刘闯;张福强;吴敬武;孙平宽;王富春;黄鹏;董芸秀;张聪;陈慧芸;王蒙蒙;徐浩;陈锦华;李铁;武敏;霍建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7/00 | 分类号: | E02D7/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孝明 |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桩身 弹性气囊 桩体 沉管灌注桩 沉桩 充气 气垫 角度倾斜 紧密包裹 纠偏装置 充气腔 冲击能 弹性壁 偏斜 竖直 施工 预防 下沉 通风 挤压 膨胀 传递 | ||
1.一种防止沉管灌注桩倾斜的装置,包括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桩体(1)的上部均匀布设有多个弹性气囊(2),所述的弹性气囊(2)为长条状,弹性气囊(2)的长轴方向与桩体(1)的轴向平行布设;
所述的桩体(1)顶端连接有桩头(3),所述的桩头(3)的侧面上布置有导管接口(4),桩头(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管状空腔(5),导管接口(4)与第一管状空腔(5)相连接;
所述的桩头(3)的下部连接有顶部钢环(9),所述的顶部钢环(9)内部设置有第二管状空腔(10),第二管状空腔(10)与第一管状空腔(5)相连通;
每个弹性气囊(2)内部布置有扩风洒头(12),扩风洒头(12)与第二管状空腔(10)一一对应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沉管灌注桩倾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接口(4)上连接有橡胶软导管(6),橡胶软导管(6)的另一端与连接在鼓风机(7)上的排风嘴(8)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沉管灌注桩倾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桩体(3)的中部均匀布设有多个钢锥片(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沉管灌注桩倾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气囊(2)上部与顶部钢环(9)相连接,下部与钢锥片(11)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沉管灌注桩倾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桩头(3)为圆台形,桩头(3)上表面的直径和下表面的直径均大于桩体(1)的直径;第二管状空腔(10)的顶端与第一管状空腔(5)的底端同轴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沉管灌注桩倾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的底部连接有预制桩尖(1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沉管灌注桩倾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桩头(3)上部安装有桩锤垫(14),桩锤垫(14)的上部安装有双动气锤(15)。
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防止沉管灌注桩倾斜的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固定沉桩桩位之后,在桩位四周摆放鼓风机(7)。在准备沉桩时,鼓风机(7)开始工作由排风嘴(8)排出风后由橡胶软导管(6)传送至导管接口(4),然后经由扩风洒头(12)向弹性气囊(2)内输送风力;
步骤二:弹性气囊(2)充气后膨胀,使弹性气囊(2)与桩体(1)紧贴,保证桩体(1)稳定且竖直后准备沉桩;
步骤三:在双动气锤(15)的锤击作用下开始沉桩,且在沉桩的同时,钢锥片(11)携弹性气囊(2)也破土下沉,同步稳定桩体(1);
步骤四:若在沉桩过程中发现小角度偏斜的情况,可以通过调停与桩体(1)倾斜方向相对的鼓风机(7),同时加大偏斜方向鼓风机(7)的风力;
步骤五:当桩身恢复竖直状态后,将调停的鼓风机(7)继续恢复工作状态,使所有鼓风机(7)发挥同样风力,继续保持竖直沉桩。沉桩结束后,拔出桩体(1)与弹性气囊(2),桩位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15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双旋向螺纹的非冷加工联接钢件
- 下一篇:粘土层中灌注桩长护筒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