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辽代陶瓷手工制作及烧造技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91404.0 | 申请日: | 2018-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2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孙天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龙呈文化创意产业园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5/14 | 分类号: | C04B35/14;C04B35/622;C04B35/626;C03C8/00;C04B41/8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辽代 陶瓷 手工 制作 技艺 | ||
1.一种辽代陶瓷手工制作及烧造技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分数配比的原料:原矿石60%,煤矸石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辽代陶瓷手工制作及烧造技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矸石均来自于对煤矿中煤矸石的回收利用,煤矸石占原材料总量的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辽代陶瓷手工制作及烧造技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原矿石60%,其中原矿石组分配比为二氧化硅61.36%、三氧化二铝26.05%、三氧化二铁1.45%、二氧化钛0.23%、氧化钾0.18%、氧化钠0.86%、氧化钙0.69%、氧化镁0.38%、烧减量8.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辽代陶瓷手工制作及烧造技艺,其特征在于,包括煤矸石40%,其中煤矸石组分配比为二氧化硅65.43%、三氧化二铝15.32%、三氧化二铁2.18%、二氧化钛0.42%、氧化钾0.55%、氧化钠0.62%、氧化钙0.83%、氧化镁0.34%、烧减量14.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辽代陶瓷手工制作及烧造技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将开采的原矿石在自然条件下风化一年以上,并选取煤矿中煤矸石;
S2:将煤矸石和风化的原矿石去除草根及杂物,称取原材料原矿石60%,煤矸石40%备用,装入球磨机中,加入水(原材料:水=1:0.8-1),研磨18个小时,制成泥浆;
S3:将泥浆过滤后,用注塞泵、滤泥机高压压榨,形成泥片;
S4:将压榨后的泥片,在练泥机中精炼成泥条;
S5:将精炼的泥条,在常温、高湿环境下,陈腐一个月以上;
S6:在拉坯机上,手工拉坯成型、粘接、修坯,制成坯胎;
S7:在坯胎上进行划、刻、剔、粘贴等,多种手法装饰;
S8:将装饰后的坯体,在室内自然阴干7-15天;
S9:待坯体含水率小于3%(不包括结构水)时,入窑素烧至850-900℃;
S10:将素坯毛糙边打磨、擦水后,施釉;
S11:将釉坯放入窑内,釉烧至1100-1150℃;
S12:将出窑后的成品进行拣造、包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辽代陶瓷手工制作及烧造技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1中制成的釉坯的主要成分含量有:二氧化硅70.77%、三氧化二铝24.44%、三氧化二铁1.95%、二氧化钛0.35%、氧化钾0.37%、氧化钠0.87%、氧化钙0.83%、氧化镁0.4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辽代陶瓷手工制作及烧造技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9中低温素烧温为850-88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辽代陶瓷手工制作及烧造技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1中对素烧坯进行釉烧的烧成温度为1100-11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龙呈文化创意产业园有限公司,未经辽宁省龙呈文化创意产业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14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辉石矿的浮选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浮选煤泥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