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CB型TVS二极管封装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90176.5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7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窦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联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H01L29/861;H01L21/329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明志会 |
地址: | 31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氧树脂 金属框架 制备工艺 封装 基板 压模 蚀刻 双马来酰亚胺 树脂类材料 膨胀系数 受热膨胀 树脂成份 工艺流程 结合性 客户端 气密性 上表面 外封胶 信赖性 正负面 断路 编带 导通 固晶 焊线 三嗪 焊接 切割 入库 测试 安置 替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CB型TVS二极管封装及其制备工艺,包括BT树脂PCB板和环氧树脂,所述BT树脂PCB板的外表面设置有TVS管,所述环氧树脂安置在TVS管的上表面。该PCB型TVS二极管封装及其制备工艺主要采用BT树脂(以双马来酰亚胺(BMI)和三嗪为主树脂成份)为基板的PCB正负面均采用蚀刻线路作为导通,以此基板替代金属框架,之后工艺流程为固晶,焊线,压模,切割,测试,编带,入库;BT树脂与压模时的外封胶(环氧树脂)的结合性非常高,远高于与金属框架的结合,进而使产品的气密性更高,同时因都为树脂类材料,在受热膨胀时的膨胀系数也是接近的,会有更小的内部应力,从而避免金属框架在客户端焊接时出现的断路问题,产品的信赖性及品质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TVS二极管封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PCB型TVS二极管封装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简称TVS二极管,是一种二极管形式的高效能保护器件,当TVS二极管的两极受到反向瞬态高能量冲击时,它能以极高的速度(最高达10的负12次方秒量级)使其阻抗骤然降低,同时吸收一个大电流,将其两端间的电压箝位在一个预定的数值上,从而确保后面的电路元件免受瞬态高能量的冲击而损坏。目前,常规TVS二极管的封装属于半导体封装,在生产工艺中,其生产流程为:固晶,焊接,压模,T/F(修剪/弯折)成型,烘烤,测试,编带,入库;具体步骤是在引线框架上点涂锡膏或银胶,将TVS二极管晶粒固定,烘烤固化;固化后再将TVS上焊盘与引线框架使用导电片或导电线焊接导通;然后送压模站使用环氧树脂压模封装;压模之后进入T/F过程,即对串联在一起的压模半成品进行引脚修剪和弯折,成为单个的成型块状TVS二极管;再用高温进行烘烤,然后进行电性测试和检验,最后入库出货;其中关键的基板引线框架分两种:铜支架和铁支架,都是属于金属支架,然后用环氧胶包覆支架制作,但是因目前的工艺限制单片数量较少,生产时UPH非常低,需要投入大量的生产设备提升产能;同时金属与环氧胶饼的热膨胀系数是不同的,在市场客户端焊接使用时,容易出现开裂渗透的隐患,同时也存在内应力膨胀拉断焊接导线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PCB型TVS二极管封装及其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B型TVS二极管封装及其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的工艺限制单片数量较少,生产时UPH非常低,需要投入大量的生产设备提升产能;同时金属与环氧胶饼的热膨胀系数是不同的,在市场客户端焊接使用时,容易出现开裂渗透的隐患,同时也存在内应力膨胀拉断焊接导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CB型TVS二极管封装及其制备工艺,包括BT树脂PCB板和环氧树脂,所述BT树脂PCB板的外表面设置有TVS管,所述环氧树脂安置在TVS管的上表面,所述环氧树脂的左侧端面开设有配合槽,且环氧树脂的右侧端面固定有凸缘唇,所述TVS管与环氧树脂相粘接的表面开设有凹槽,且TVS管的底面粘连有防水垫,所述BT树脂PCB板的上下两侧面均开设有开槽,所述BT树脂PCB板的连接端面、TVS管的连接端面、环氧树脂与TVS管之间以及TVS管与BT树脂PCB板之间均涂覆有固晶胶。
优选的,所述该PCB型TVS二极管封装的制备工艺的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a.准备原材料:采用BT树脂基板为基材,根据TVS尺寸设计焊盘位置,制成完整的引线电路;
b.固晶:将TVS通过固晶胶贴附在PCB的正面;
c.烘烤:通过烘烤将晶片固定在PCB基板上;
d.焊线:通过焊线将晶片的正负极固定在PCB板上,形成通路;
e.压模:使用封装胶,并通过模具压模成型在PCB上;
f.烘烤:通过烘烤将封装胶固化;
g.切割:将产品切割成设计尺寸;
h.测试;
i.编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联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联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01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