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纤维PA6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89990.5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1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蔡福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旭升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75/04;C08L77/00;C08K9/10;C08K9/00;C08K7/06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李丽平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浸渍 热塑性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碳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浸渍 预浸渍 导热导电性能 耐化学腐蚀性 工业设计 回收利用 基础浆料 碳纤维束 种碳纤维 浸渍液 轮带式 偶联剂 钢铁 包覆 基材 减重 浆料 拉伸 熔融 制备 模具 配制 压制 重复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PA6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碳纤维浸渍浆料;将碳纤维浸渍到基础浆料中;(2)向步骤(1)中的浸渍液中添加偶联剂,搅拌均匀;制备出碳纤维预浸渍液;(3)将PA6浸渍在步骤(2)的碳纤维预浸渍液中浸渍时通过设计的轮带式模具,将浸渍有PA6的碳纤维束材料重复熔融压制,使得PA6基材能够充分包覆碳纤维,充分浸渍;本发明提供的碳纤维PA6热塑性复合材料高强度低密度,工业设计可操作性高,导热导电性能高,耐化学腐蚀性高,废料能回收利用;其制品最大特点是:碳纤维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在3000‑4000MPA,相当于钢铁的5‑6倍;碳纤维复合材料比重1.5,钢铁的比重7.8,可以减重5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碳纤维PA6 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复合材料中发展最快的新型复合材料,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优异,近年来这种材料广泛用于航天航空和国防工业。碳纤维复合材料由于价格昂贵,价格约为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十倍,早期只用于军工、宇航等尖端技术行业,在民用方面应用寥若晨星。近年来,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两大因素促进了碳纤维产业快速发展,其一是对碳纤维材料研究不断深入,力学性能不断提高,促使其使用量不断上升;其二是加工工艺改善成本不断降低。碳纤维的规模化生产,使其质量提高而价格下降,而加工技术的进步又使加入复合材料中的碳纤维比例不断上升,目前已可达体积比例的60%以上。所有这些进步都使得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日益扩大。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令西方国家震惊,2017年12 月吉林化纤T1000生产线正式投产。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多年来的封锁,为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过多年致力于基料研发,先后选择PC、PEEK、PPS、PI、PA、 PET、PP作为基料的试验。从试验中发现PA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热塑性基料。采用碳纤维进行增强,改善了PA吸湿性大,制品尺寸稳定性差,强度与硬度不如金属等缺陷。经过反复试验和筛选,用PA6作为基料,与碳纤维材料达到了相似相溶的效果。二者复合综合体现了各自的优点,强度与刚性比未增强的尼龙高很多,蠕变小,尺寸精度好,热稳定性显著提高,耐磨,阻尼性优良,与玻纤增强相比有更好的性能。特别是在注塑成型加工中易操作,回收利用中易破碎操作,满足了各种部件快速成型的要求,生产周期比热固性复合材料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PA6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所述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碳纤维浸渍浆料:将聚氨酯、尼龙浆料、抗氧化剂、热稳定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混合均匀,制备出基础浆料;将碳纤维浸渍到基础浆料中,其中浸渍浆料和碳纤维质量比为3:1-5:1,保持温度为 85-95℃,体系压力为1,反应时间为6h;
(2)向步骤(1)中的浸渍液中添加偶联剂,搅拌均匀;保持体系温度为90℃,体系压力为1,反应时间为10h,制备出碳纤维预浸渍液;
(3)将PA6浸渍在步骤(2)所述的碳纤维预浸渍液中浸渍时通过设计的轮带式模具,将浸渍有PA6的碳纤维束材料重复熔融压制,使得PA6基材能够充分包覆碳纤维,充分浸渍;浸渍时间为6h;制备出碳纤维PA6热塑性复合材料。
优选地,上述聚氨酯和尼龙为短切或长碳纤维。
优选地,上述步骤(1)中抗氧化剂为DEF2122881。
优选地,上述步骤(1)中热稳定剂为和H3391。
优选地,上述步骤(1)中紫外线吸收剂为ES18A。
优选地,上述步骤(1)中聚氨酯、尼龙浆料、抗氧化剂、热稳定剂和紫外线吸收剂的质量比为1.5:4:1:0.2:0.1。
优选地,上述步骤(2)中偶联剂与碳纤维质量比为0.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旭升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旭升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99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高导热增强塑料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增韧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