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具装车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89606.1 | 申请日: | 2018-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2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付利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利娟 |
| 主分类号: | B65G67/04 | 分类号: | B65G67/04 |
| 代理公司: | 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浙江)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王卫兵 |
| 地址: | 3171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装车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模具装车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模具装车时安全性低、噪音大等问题。本模具装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在车厢上放置垫块;②、在模具侧面上的一个螺纹孔一旋入螺栓环;③、挂钩的上端扣接于行车上,下端扣接于螺栓环内;④、将模具吊至车厢上,当模具不是凸模时,使该模具下侧面的前端处对准垫块;当模具是凸模时,使凸模的凸出部位下表面对准垫块;⑤、操作行车的下降按钮带动模具下降;⑥、操作行车的下降按钮0.5‑1秒;⑦、操作行车的后退按钮0.5‑1秒;⑧、重复交替操作步骤⑥和⑦,直至模具的底面完全贴靠于车厢上。本发明可有效提高模具装车时的安全性,降低噪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模具装车方法。
背景技术
模具热处理对于模具制造来说,最大的用处是进一步提高模具的精度,比如防止加热氧化和不脱碳、真空脱气或除气、消除氢脆,从而提高材料的塑性、韧性和疲劳强度。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模具,基本上都要通过热处理工序,热处理厂通常会让运输司机到模具厂中,将模具运回厂加工,待热处理完毕后,再将其运回模具厂。但针对大型的凸模,装车时,通常都是用吸盘吸住凸模的侧边,然后用行车通过吸盘将凸模吊往车上,此时模具处于直立状态,再将吸盘取下,最后将凸模推倒完成装车。
但上述模具装车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1、凸模的重心通常向侧边倾斜,因此在将凸模放倒使其底面贴靠于车上时,需要较大的人工推力;
2、凸模的侧边面积较小,吸盘可吸附的面积较小,并且车间的吸盘中容易沾附灰尘、铁屑、水滴,从而影响吸盘与模具之间的磁性,运输过程中模具容易掉下,砸伤操作者或者损坏模具;
3、将模具推倒在车上时,冲击力非常大,既对车辆造成较大的磨损,并且也会产生很大的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模具装车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大型模具装车时的安全性,降低对货车的冲击。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模具装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装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货车的车厢上放置垫块;
②、选择模具侧面上的一个螺纹孔一,并在该螺纹孔一内旋入相对应的螺栓环;
③、选择一个挂钩,将该挂钩的上端扣接于车间的行车上,将挂钩的下端扣接于所述螺栓环内;
④、启动行车,将模具吊至车厢上,当所述模具不是凸模时,使该模具下侧面的前端处对准所述垫块;当所述模具是凸模时,使凸模的凸出部位下表面对准所述垫块;
⑤、操作行车的下降按钮带动模具下降,当所述模具不是凸模时,使模具下侧面的前端处抵靠于垫块上表面的后边缘处;当所述模具是凸模时,使凸模的凸出部位抵靠于垫块上表面的后边缘处;使此时模具处于后仰的状态;
⑥、操作行车的下降按钮0.5-1秒,使模具的上端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方摆动;
⑦、操作行车的后退按钮0.5-1秒,带动模具的上端在拉力及重力作用下向后下方摆动;
⑧、重复交替操作步骤⑥和⑦,直至模具的底面完全贴靠于车厢上。
其工作原理如下:大型模具由于工艺需求,都会在模具上开设螺纹孔,因此只需要根据螺纹孔,选择相应的螺栓环即可,无需在模具上另做改进。而设计有垫块后,可使模具呈后仰的状态,然后通过不断交替操作行车向后及向下,使得模具缓缓地被放平于车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人员推动模具,不会对车厢造成很大的冲击,且产生的噪音较小,并且没有采用吸盘的方式,可避免因为灰尘、水滴等影响吸盘与模具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安全性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利娟,未经付利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96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猪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铁路货运列车全自动连续定量装车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