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池曝气污水生态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88815.4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5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诗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禾元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 循环沉淀 深池 深池曝气污水生态处理 旋转筛网 集水池 厌氧池 预处理 污水处理装置 二次沉淀池 自动化处理 初步过滤 能源消耗 曝气处理 曝气设备 污水清理 大颗粒 塑料袋 脱气池 低处 减小 曝气 水泵 沉淀 抽取 高处 堵塞 排放 流动 | ||
深池曝气污水生态处理方法,依次采用旋转筛网进行初步过滤,再进行PH调节,同时进过循环沉淀通道进行沉淀,再通过厌氧池、深池曝气、脱气池、二次沉淀池对污水进行处理,再将处理好之后的污水进行排放。本发明采用旋转筛网对污水进行预处理防止一些大颗粒的石块、塑料袋等进入集水池中导致污水处理装置发生堵塞,同时对污水进行PH调节和循环沉淀后流入到深池中进行曝气处理,减小了深池曝气设备的压力,同时污水清理效果更佳,集水池、循环沉淀通道和厌氧池的位置从高处依次到低处相连通,使得污水依靠重力的作用流动,并依次进行处理,避免了采用水泵等机械进行抽取所带来的能源消耗,同时也有利于污水自动化处理的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池曝气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深池曝气污水生态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污水的处理主要以生物处理为主,由于水资源的缺乏,城市污水的再利用对城市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有A2/O、氧化沟法、SBR法和WWRR法,A2/O利用活性污泥在厌氧、缺氧、好氧过程中的生物增殖活动,在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同时,达到脱氮除磷作用,目前已成为污水资源化和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措施,该技术在国外已迅速推广,国内也得到了相当广泛的使用,前置厌氧池的氧化沟法有水深较浅,表曝机充氧电耗大,水温散失快的缺点,处理规模越大,这些缺点越突出,主要适合我国南方的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深池曝气的优点主要是设备简单、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同时节省土地,而且主要是在地底进行污水的处理,对环境的影响小。
现有的深池曝气大多只是依靠深池进行污水的处理,工艺简单,同时污水处理效率快,但是处理后的污水大多再次作为工厂使用,而很难作为引用水再次循环利用,且由于现有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塑料制品,若不进行前期的处理会使得深池曝气设备压力的增加,影响污水净化的效果,同时集水池、循环沉淀通道与厌氧池位置由高到低,依靠重力的作用产生流动,最终污水进入深池中进行曝气处理,这就使得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不需要再依靠水泵等机械。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深池曝气污水生态处理的不足,提供了深池曝气污水生态处理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不足,采用的技术方案,深池曝气污水处理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首先将污水经过旋转筛网去除污水中的塑料袋以及大颗粒的石块,然后将过滤后的污水排到集水池中,同时通过向污水池中添加酸性或者碱性物质将污水PH值调至6-10;
步骤二:将集水池的出水口打开使得污水流入循环沉淀通道内,通过控制出水口的大小控制污水流入循环沉淀通道的速度,从而控制沉淀通道的效果,污水通过循环沉淀通道流入厌氧池中,通过抽真空泵将厌氧池中的空气抽出,同时厌氧环境下6-8进行小时;
步骤三:将厌氧池中的污水排入到深池中,同时向深池中打入空气与清水,水流由内管进入,再从外管流出,通向脱气池中,同时活性污泥流入脱气池中,底部污泥运输至澄清池中再次沉淀;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流入脱气池进行脱气处理,然后将清理后的污水排入二次沉淀池中进行沉淀操作,当检测达标后将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排放;
步骤五:将沉淀通道和二次沉淀池中的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中,然后进行脱水、风干,同时将产生的污泥块进行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旋转筛网呈螺旋结构,同时螺旋筛网为可拆卸结构,步骤一中的酸为工业硫酸、增加PH则向集水池中加入生石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二中循环沉淀通道呈S形结构,且循环沉淀通道内设置有石英砂,同时循环沉淀通道的内部设置有网口直径小于石英砂的过滤网。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集水池、循环沉淀通道和厌氧池的高度依次下降,同时循环沉淀通道位于集水池于厌氧池之间,且污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进行流动,直至流入至深池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禾元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禾元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88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