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对供能强度部分支路缺失进行判断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88138.6 | 申请日: | 2018-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7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龙;窦健;刘宣;唐悦;阿辽沙·叶;郑国权;卢继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21/00 | 分类号: | G01D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胡秋立 |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强度 部分 支路 缺失 进行 判断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用于对供能强度部分支路缺失进行判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能源计量管理系统主站针对同一能源输送主线路的所有分支线路进行独立采集的任一次数据进行判断:计量设备包括:电能表、水表、燃气表和热量表;
当所述所有分支线路计量设备的供能强度值均小于标准供能强度值的5倍时;
当所述所有分支线路中至少有一条分支线路的计量设备的供能强度值小于标准供能强度值与阈值的乘积时;
当所述所有分支线路中至少有一条分支线路的计量设备的供能强度值不小于标准供能强度值与阈值的乘积时;
则确定供能强度部分支路缺失;
通过能源计量管理系统主站对所述计量设备进行监测,当连续3日中的至少一日监测到所述供能强度部分支路缺失时,并且当所监测到的所述计量设备相同时,生成所述供能强度部分支路缺失事件,确认所述供能强度部分支路缺失事件等级为所述连续3天中监测到的所述供能强度部分支路缺失的日数;
当同一用户的多类不同的所述计量设备均生成了所述供能强度部分支路缺失时事件时,则生成所述用户的综合供能强度部分支路缺失事件,确定所述用户的综合供能强度部分支路缺失事件等级为每类计量设备的所述供能强度部分支路缺失事件等级与对应的所述计量设备类型权值乘积的和;所述电能表的权值为1.8,所述水表的权值为1.2,所述燃气表的权值为1.2,所述热量表的权值为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电能表的标准供能强度值按电压值计算,所述电能表的阈值按电压值的60%计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水表的标准供能强度值按所述水表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值计算,所述水表的阈值按所述水表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值的5%计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燃气表的标准供能强度值按所述燃气表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值计算,所述燃气表的阈值按所述燃气表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值的5%计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热量表的标准供能强度值按所述热量表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值计算,所述热量表的阈值按所述热量表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值的5%计算。
6.一种用于对供能强度部分支路缺失进行判断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对能源计量管理系统主站针对同一能源输送主线路的所有分支线路进行独立采集的任一次数据进行判断:计量设备包括:电能表、水表、燃气表和热量表;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所有分支线路计量设备的供能强度值均小于标准供能强度值的5倍时;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所有分支线路中至少有一条分支线路的计量设备的供能强度值小于标准供能强度值与阈值的乘积时;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所有分支线路中至少有一条分支线路的计量设备的供能强度值不小于标准供能强度值与阈值的乘积时;
确定单元,用于则确定供能强度部分支路缺失;
通过能源计量管理系统主站对所述计量设备进行监测,当连续3日中的至少一日监测到所述供能强度部分支路缺失时,并且当所监测到的所述计量设备相同时,生成所述供能强度部分支路缺失事件,确认所述供能强度部分支路缺失事件等级为所述连续3天中监测到的所述供能强度部分支路缺失的日数;
当同一用户的多类不同的所述计量设备均生成了所述供能强度部分支路缺失事件时,则生成所述用户的综合供能强度部分支路缺失事件,确定所述用户的综合供能强度部分支路缺失事件等级为每类计量设备的所述供能强度部分支路缺失事件等级与对应的所述计量设备类型权值乘积的和;
其中所述电能表的权值为1.8,所述水表的权值为1.2,所述燃气表的权值为1.2,所述热量表的权值为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所述电能表的标准供能强度值按电压值计算,所述电能表的阈值按电压值的60%计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所述水表的标准供能强度值按所述水表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值计算,所述水表的阈值按所述水表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值的5%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81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传感器阵列交叉求解及其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快速检测墨层水雾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