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纤维布的制作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87829.4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2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姚文斌;姚瑶;林茂阳;张逸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
主分类号: | D01B1/10 | 分类号: | D01B1/10;D01C1/00;D06L4/24;D06M15/11;D06M15/333;D06H7/00;D06C9/00;D06B1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王美花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粗纤维 竹纤维布 竹筒 开纤 竹片 锁边 软化处理 新鲜竹子 制造成本 可纺性 竹编层 竹纤维 锯切 铺叠 上浆 氧漂 整竹 竹篾 晾晒 软化 制作 机械化 切割 清洗 自动化 编织 编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竹纤维布的制作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如下:(1)用1‑2年生的新鲜竹子整竹锯切成一定规格的竹筒;(2)将竹筒按不同规格分成竹片;(3)将竹片进行分篾处理;(4)将竹篾编织成竹编;(5)将编制完成的竹编进行软化处理;(6)将软化后的竹编按一定厚度进行铺叠;(7)对竹编层进行开纤,得到粗纤维布胚;(8)将开纤后的粗纤维布胚进行亚氧漂处理;(9)清洗和整理;(10)上浆处理;(11)对湿粗纤维布胚进行晾晒、干燥;(12)切割以及锁边处理。本发明完美解决了竹纤维可纺性不高的缺点,同时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解放劳动力,大大提高了工业化生产效率,另外该方法简单,制造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纤维布的制作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竹纤维具有天然抗菌性、优良的透气性、独特的回弹性、瞬间吸水性和防缩水性及较强的纵向和横向强度等优良特性,集天然纤维与人造纤维的优点于一体,是一种环保性纤维。竹纤维的诸多优点在纺织方面显示了独特的前景。在纺织方面,决定竹纤维质量的好坏主要是看其可纺性,影响竹纤维可纺性的因素包括纤维束的长度、细度、强力、柔软性、弹性等,而这些指标决定于在生产中对竹子内部纤维的最大保持程度,以及竹纤维中残留杂质的成份和含量。但由于竹子自身的天然特性,原竹分解出的粗纤维长度较短,粗细不均,可纺性不高,且具有多种纺织障碍,就算不计成本能生产出纺织用的竹纤维布,其技术难度大,成本高。距今为止市场上还没有出现工艺成熟的竹纤维布,高昂的制作成本,高艰的技术难度,抑制了竹纤维布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竹纤维布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完美解决了竹纤维可纺性不高的缺点,该方法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解放劳动力,大大提高了工业化生产效率,同时该方法简单,制造成本低。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上述技术问题之一的:
一种竹纤维布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用1-2年生的新鲜竹子整竹锯切成规定长度为0.3-5米的竹筒;
步骤(2)将竹筒用撞台剖竹机或手工剖分成8-32等分竹片;
步骤(3)将竹片进行分篾处理;
步骤(4)将竹篾编织成竹编;
步骤(5)将编织完成的竹编置于特定的环境下进行软化处理;
步骤(6)将软化后的竹编按一定厚度进行铺叠;
步骤(7)对竹编层进行开纤;
步骤(8)将开纤后的粗纤维布胚进行亚氧漂处理;
步骤(9)将亚氧漂处理后的粗纤维布胚进行清洗和整理;
步骤(10)上浆处理;
步骤(11)对上浆后的湿粗纤维布胚进行晾晒、干燥;
步骤(12)最后进行切割以及锁边缝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具体如下:
步骤(1)整竹锯切:选取1-2年生的新鲜嫩竹子,对竹子外表面进行清洗,待清洗完毕后用圆盘锯切锯成段,竹段依据不同规格锯切成0.3—5米的竹筒;
步骤(2)竹段分片:利用撞台剖竹机将竹段进行分片处理,竹段按照不同规格分成8-32片,制成宽度0.3-3cm的竹片;
步骤(3)竹片分篾:再利用竹篾分片机将竹片按不同厚度分2-8层得到1-5mm厚度的竹篾;
步骤(4)竹篾编织:利用竹编机械将竹篾编织成竹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未经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78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菠萝叶汽爆提取木糖及纤维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栗蚕丝的取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