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检测的基于硫堇-金纳米粒子-适体复合物的电化学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87687.1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8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郭艳芹;郭启名;刘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智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安徽深蓝律师事务所 34133 | 代理人: | 张仙强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科***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重金属 离子 检测 基于 纳米 粒子 复合物 电化学传感器 | ||
1.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检测的基于硫堇-金纳米粒子-适体复合物的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玻碳电极依次用1.0、0.3和0.05µm的Al2O3纳米粉末抛光至镜面,再分别放入1:1的硝酸、乙醇和二蒸水中各超声清洗3min,然后用氮气将电极表面吹干,使用电化学工作站以三电极体系进行测试,将GCE作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作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作为对电极,用浓度为5mmol/L其中含有浓度为0.1mol/L的KCL溶液的K4[Fe(CN)6]/K3[Fe(CN)6]作为电子媒介,用循环伏安法在-0.2~0.6V范围内得到一对氧化还原峰,当峰的差值小于80mV时,电极清理干净;
(2)取体积为5µL氨基化的多壁碳纳米管纳米复合物或者氨基化的石墨烯纳米复合物滴加到预处理过的GCE表面,并放入干燥器内干燥30~50min,用超纯水冲洗,得到电极D;
(3)再取体积为5µL硫堇-金纳米粒子-适体复合物,滴加到电极D表面,放入干燥器内1~2h,之后用Tris-HCL缓冲溶液冲洗5.0min,并用质量浓度为0.1%的SDS溶液洗涤5.0min,得到电极E;
(4)在Tris-HCL缓冲溶液中加入与适体P1错配的适体P2,并将步骤(3)所得到的电极E浸泡在该Tris-HCL缓冲溶液中37oC温育60min,之后用Tris-HCL溶液冲洗5.0min,并用质量浓度为0.1%的SDS溶液洗涤5.0min,得到电极F,适体P2序列为:5’-TAT GCG AAG TAA-3’;
(5)使用电化学工作站以三电极体系进行测试,将步骤(4)中的电极F作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作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作为对电极,构建电化学传感器;
将所述电化学传感器的电极放在体积为5~10mL、浓度为20mmol/L、pH为8.0的PBS缓冲溶液中,并在所述PBS缓冲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重金属离子,通过循环伏安法进行测试,所述重金属离子是Hg2+或Ag+;
其中,硫堇-金纳米粒子-适体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体积为100µL硫堇溶液与体积为1mL金纳米粒子溶液混合30min,得到复合物A;(b):取体积为10µL的巯基标记的适体P1、体积为10µL的Tris-HCL缓冲溶液和体积为10µL的磷酸三氯乙酯溶液放入离心管中活化1h,得到溶液B;
(c):将步骤(a)得到的复合物A与步骤(b)得到的溶液B混合后,37℃,加热16h,得到复合物C;
(d):将步骤(c)得到的复合物C用高速冷冻离心机10000~13000rpm下离心3~5次,之后用体积为1mL的PBS缓冲溶液定容,得到硫堇-金纳米粒子-适体复合物;其中,P1的序列为:5’-HS-TTT CTT CCC ATA-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检测的基于硫堇-金纳米粒子-适体复合物的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氨基化的多壁碳纳米管纳米复合物或者所述氨基化的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制备:称取质量为0.01g氨基化的多壁碳纳米管粉末或者氨基化的石墨烯粉末,然后将其溶于体积为10mL的浓度为10mg/mL的壳聚糖中,超声至完全溶解配置成浓度为1mg/mL的氨基化的多壁碳纳米管纳米复合物或者氨基化的石墨烯纳米复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智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智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768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