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气动硬度计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87108.3 | 申请日: | 2018-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7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 发明(设计)人: | 赵云杰;颜海涛;赵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福蓉科技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42 | 分类号: | G01N3/4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 地址: | 6112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硬度计 表头 气缸 材料硬度测试 大尺寸工件 钳式硬度计 活塞 便于携带 表头显示 待测材料 工作效率 空间限制 控制气缸 连接把手 通用性强 断气 气阀 传统的 加工件 探针夹 检验 省力 探针 通气 把手 费力 体力 消耗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材料硬度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气动硬度计;通过在第一加工件上部连接硬度计表头,下部连接气缸,侧部连接把手,通过在把手上设置气阀用于控制气缸的通气与断气,通过气缸的活塞与硬度计表头的探针夹持待测材料,使硬度计表头的探针受到压力并通过表头显示压力值,相比传统的钳式硬度计,更加省力和高效,工作人员在操作时不需要消耗过多的体力,工作人员可不费力地完成大量检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硬度计克服了传统台式气动硬度计体积庞大、笨重的缺点,小体积,便于携带,通用性强,检验产品不受空间限制,能够检验大尺寸工件的硬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硬度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气动硬度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硬度计主要包括钳式硬度计、三点按压式硬度计和台式气动硬度计。
其中钳式硬度计需要很大的握力完成压入读数,且钳体开口小,对工件兼容性差,只能测一部分工件的部分表面硬度;而三点按压式硬度计需要操作人员双手提供正向下的压力测试读数,操作人员必须处于站立状态,按压姿势不对容易产生读数误差甚至损坏表头,操作技术要求高,且操作空间必须足够;钳式和三点按压式硬度计的操作比较费力,体力消耗大,重复多次操作后,人员检测速度明显降低,长期操作容易诱发职业病等风险,无法完成大量检验。
而台式气动硬度计比较笨重,不方便携带,通用性差,检验产品受空间限制,不能检验大尺寸工件的硬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操作省力且方便的便携式气动硬度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气动硬度计,包括第一加工件、气缸、硬度计表头、气阀和把手;
所述气缸连接于第一加工件的下部,所述硬度计表头连接于第一加工件的上部,所述把手连接于第一加工件的侧部,所述气缸通过气管连接气源;所述把手上部连接有气阀,所述气阀连接于气管,用于控制气管的开闭;
所述气缸的活塞端位于气缸的上部,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硬度计表头的探针位于活塞端的上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气动硬度计结构中,结合了钳式硬度计的轻便特点和台式气动硬度计的省力和高效的特点,通过在第一加工件上部连接硬度计表头,下部连接气缸,侧部连接把手,通过在把手上设置气阀用于控制气缸的通气与断气,通过气缸的活塞与硬度计表头的探针夹持待测材料,使硬度计表头的探针受到压力并通过表头显示压力值,相比传统的钳式硬度计,更加省力和高效,工作人员在操作时不需要消耗过多的体力,工作人员可不费力地完成大量检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硬度计克服了传统台式气动硬度计体积庞大、笨重的缺点,小体积,便于携带,通用性强,检验产品不受空间限制,能够检验大尺寸工件的硬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便携式气动硬度计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便携式气动硬度计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便携式气动硬度计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便携式气动硬度计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1、第一加工件;11、上连接板;111、第一通孔;12、下连接板;121、第二通孔;13、侧板;2、气缸;3、硬度计表头;31、探针;4、把手;5、气管;51、气动接头;52、C式快速接头;6、第二加工件;7、第三加工件;8、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福蓉科技股份公司,未经四川福蓉科技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71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