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电池的欧姆内阻的估算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85932.5 | 申请日: | 2018-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96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恒;赵珏昱;张凯;于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 主分类号: | G01R31/367 | 分类号: | G01R31/367;G01R31/389 |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方艳平 |
| 地址: | 5180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欧姆 内阻 估算 方法 | ||
1.一种动力电池的欧姆内阻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反映欧姆内阻变化的离散化计算公式:R0(k)=R0(k-1)+r(k-1),其中R0是所述动力电池的欧姆内阻,k表示第k次采样周期,r表示误差干扰矩阵;
S2:建立所述动力电池的PNGV等效电路模型,计算得到所述动力电池的开路电压UOC和欧姆内阻的函数关系式:UOC(k)=f(R0);
S3:根据步骤S1中的反映欧姆内阻变化的离散化计算公式建立所述动力电池的欧姆内阻的状态方程:xk=xk-1+rk-1+wk,根据步骤S2中的所述动力电池的开路电压UOC和欧姆内阻的函数关系式建立所述动力电池的欧姆内阻的观测方程:zk=f(xk)+vk,并根据粒子滤波算法进行迭代得到所述动力电池的欧姆内阻,其中,xk是第k次采样周期的欧姆内阻,zk是第k次采样周期的系统观测值,wk为系统噪声,vk为观测噪声;
其中,步骤S2具体包括:
S21:建立所述动力电池的PNGV等效电路模型,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UOC是所述动力电池的开路电压,Cb是所述动力电池的等效电容,I是所述动力电池的负载电流,U是所述动力电池的端电压,RP是所述动力电池的极化内阻,Cp是所述动力电池内部的极化电容,UP是流经极化内阻的电压;
S22:根据所述动力电池的PNGV等效电路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得到对应的离散状态空间整理方程为:
U(k)=a1U(k-1)+a2U(k-2)+a3I(k)+a4I(k-1)+a5
其中,
θ=1/(CpRp),T为采样周期;
S23:测试得到所述动力电池的U(k-2)、U(k-1)、U(k)、I(k-1)、I(k),并代入到步骤S22中的离散状态空间整理方程,计算得到不同温度及SOC下的R0、RP、Cb、Cp;
S24:将步骤S23计算得到的不同温度及SOC下的R0、RP、Cb、Cp输入到步骤S21中的所述动力电池的PNGV等效电路模型的数学表达式,拟合得到所述动力电池的开路电压UOC和欧姆内阻的函数关系式:UOC(k)=f(R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的欧姆内阻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中根据所述动力电池的PNGV等效电路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得到对应的离散状态空间整理方程具体包括:
S221:以所述动力电池的PNGV等效电路模型的两电容电压值为状态变量,以所述动力电池的端电压为输出变量,将步骤S21中的数学表达式转换为对应的空间状态方程为:
S222:将步骤S221中的空间状态方程转换为离散状态空间方程为:
S223:将步骤S222中的离散状态空间方程进行整理得到对应的离散状态空间整理方程为:U(k)=a1U(k-1)+a2U(k-2)+a3I(k)+a4I(k-1)+a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的欧姆内阻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3中采用HPPC测试方法测试得到所述动力电池的U(k-2)、U(k-1)、U(k)、I(k-1)、I(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593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