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转换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85769.2 | 申请日: | 2018-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2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曾荣泓;林恒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3/10 | 分类号: | H02M3/1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转换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转换电路,包含第一开关~第五开关、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及电感。第一开关耦接于输入端与第一相位节点之间。第二开关耦接于第一相位节点与接地电压之间。第三开关耦接于第二相位节点与接地电压之间。第四开关耦接于输出端与第二相位节点之间。第一电容耦接于第一升压节点与第一相位节点之间。第二电容耦接于第二升压节点与第二相位节点之间。电感耦接于第一相位节点与第二相位节点之间。第五开关耦接于第一升压节点与第二升压节点之间。当第一开关与第四开关导通时,第五开关导通。本发明的电源转换电路不需额外的电路或操作信号即可在升压模式下保持第一升压节点的电位及在降压模式下保持第二升压节点的电位,有效解决电路成本及设计难度增加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电压转换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电源转换电路。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图1为传统的四开关直流-直流降压-升压转换器的示意图。
当传统的直流-直流降压-升压转换器1操作于降压模式(Buck mode)时,第三开关SWC维持不导通且第四开关SWD维持导通。由于第四开关SWD为N型金氧半场效电晶体,使得第二升压节点BST2上的第二升压电容电压VBST2需维持于输出电压VOUT加上工作电压VDD(例如5伏特),以确保第四开关SWD能维持导通。
当传统的直流-直流降压-升压转换器1操作于升压模式(Boost mode)时,第一开关SWA维持导通且第二开关SWB维持不导通。同理,第一升压节点BST1上的第一升压电容电压VBST1需维持于输入电压VIN加上工作电压VDD(例如5伏特),以确保第一开关SWA能维持导通。
由上述可知:为了让第四开关SWD在降压模式下能维持导通以及第一开关SWA在升压模式下能维持导通,传统的直流-直流降压-升压转换器1需通过额外的电路或操作信号来维持降压模式下的第二升压电容电压VBST2以及升压模式下的第一升压电容电压VBST1,因而导致电路成本上升及设计难度增加等问题,亟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转换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所述及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为一种电源转换电路。于此实施例中,电源转换电路包含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第五开关、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及电感。第一开关耦接于输入端与第一相位节点之间。第二开关耦接于第一相位节点与接地电压之间。第三开关耦接于第二相位节点与接地电压之间。第四开关耦接于输出端与第二相位节点之间。第一电容耦接于第一升压节点与第一相位节点之间。第二电容耦接于第二升压节点与第二相位节点之间。电感耦接于第一相位节点与第二相位节点之间。第五开关耦接于第一升压节点与第二升压节点之间。当第一开关与第四开关导通时,第五开关导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源转换电路还包括电阻。电阻与开关串接于第一升压节点与第二升压节点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源转换电路还包括第一箝位单元及第二箝位单元。第一箝位单元耦接于第一相位节点与第一升压节点之间。第二箝位单元耦接于第二相位节点与第二升压节点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电源转换电路运作于降压模式(Buck mode)时,第四开关维持导通且第三开关维持不导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一开关导通且第二开关不导通时,控制单元控制第五开关导通,致使第一升压节点对第二升压节点充电,以保持第二升压节点的电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一开关不导通且第二开关导通时,控制单元控制第五开关不导通,致使第二升压节点不对第一升压节点放电,以保持第二升压节点的电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电源转换电路运作于升压模式(Boost mode)时,第一开关维持导通且第二开关维持不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57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K-Means动态聚类分析的周跳探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绝缘壳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