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田径流污水的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85671.7 | 申请日: | 2018-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0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 发明(设计)人: | 甘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来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C02F3/3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解池 出水 农田径流 絮凝沉淀池 农药分解 沉砂池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秸秆分解菌 农药降解菌 农作物秸秆 农田区域 絮凝沉淀 直接排放 污水 去除 径流 沉淀 污水处理 秸秆 泥土 分解 灌溉 农田 检测 申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径流污水的处理方法,步骤包括:1)将农田区域径流汇集入沉砂池,进行泥土沉淀;2)沉砂池出水,进入第一分解池,进行产生碳源、SS分离以及农药分解;在第一分解池内设农作物秸秆,并先投入秸秆分解菌,分解小部分秸秆后,投入农药降解菌,进行农药分解;3)第一分解池的出水,进入第二分解池,在第二分解池内进行N、P、K的去除;4)第二分解池的出水,进入絮凝沉淀池,进行絮凝沉淀;5)絮凝沉淀池的出水,通过检测后,符合要求可以直接排放或回用到农田进行灌溉。本申请的农田径流污水处理彻底,完全,使得出水能够符合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规定,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田径流污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农田径流污水,是指雨水或灌溉水流过农田表面后排出的污水,是农业污水的主要来源。农田径流污水中主要含有氮、磷、农药等污染物。
①氮:施用于农田而未被植物吸收利用或未被微生物和土壤固定的氮肥,是农田径流中氮素的主要来源。化肥以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形态存在时,尤其容易被径流带走。农田径流中的氮素还来自土壤的有机物、植物残体和施用于农田的厩肥等。一般土壤中全氮含量为0.075~0.3%,以表土层厚15厘米计,全氮含量每公顷为1500~6000公斤,每年矿化的氮每公顷约30~60公斤。②磷:土壤中全磷量为0.01~0.13%,水溶性磷为0.01~0.1ppm。土壤中的有机磷是不活动的,无机磷也容易被土壤固定。荷兰海相沉积粘土农田径流中含磷约0.06毫克/升,河流沉积物粘土农田径流中含磷约0.04毫克/升,从挖掘过泥炭的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流出的径流中含磷量约0.7毫克/升,水稻田因渍水可使土壤中可溶性磷量增加,每年失磷较多,每公顷约为0.53公斤。土壤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可随水和径流中的土壤颗粒流失。大部分耕地含磷O.1%、氮0.1~0.2%、碳1~2%,因此,农田土壤侵蚀1毫米,每公顷土壤的径流中有磷10公斤、氮10~20公斤和碳100~200公斤。③农药:农田径流中农药的含量一般不高,流失量约为施药量的5%左右。如施药后短期内出现大雨或暴雨,第一次径流中农药含量较高。水溶性强的农药主要在径流的水相部分;吸附能力强的农药(如2,4-D、三嗪等)可吸附在土壤颗粒上,随径流中的土壤颗粒悬浮在水中。
在中国专利申请CN103469761A中公开了一种农田径流流失养分循环利用系统及应用,属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领域。由农田、灌排沟渠和生态塘构成,农田田埂高度为30~40cm,宽度50~70cm,单块农田面积0.2~0.3hm2,农田单灌单排,灌排沟渠硬质化,沟渠切面成等腰梯形状;农田生态塘用来收集农田地表径流水,生态塘和农田面积比为1∶40~50,生态塘深度为100~120cm。本农田养分循环利用系统不但可以减少农田地表径流养分流失,而且由于农田地表径流流失养分的循环利用,可以减少农田化肥的投入量,保证农田养分的高效利用,减轻农田流失养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实现农作物高产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上述专利技术对农田径流污水起到一定的综合利用效果,但其还不能完全满足农田径流污水的处理使用需求,本领域也没有专用的农田径流污水处理技术。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农田径流污水的处理方法,有效去除污水中的农药以及N、P等富营养成分,满足现有农田径流污水处理使用需求。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农田径流污水的处理方法,步骤如下:
1)将农田区域径流汇集入沉砂池,进行泥土沉淀;
2)沉砂池出水,进入第一分解池,进行产生碳源、SS分离以及农药分解;在第一分解池内设农作物秸秆,并先投入秸秆分解菌,分解小部分秸秆后,投入农药降解菌,进行农药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来,未经甘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56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废弃物循环静脉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