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重力热管内吸液芯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84059.8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3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史继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F28D1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燕娴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力 热管 内吸液芯 制作方法 | ||
1.一种非重力热管内吸液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配置含有M离子和高分子聚合物的水溶液;
在水溶液中加入增稠剂形成水溶液浆料;
把上述水溶液浆料灌入热管内部,使浆料均匀附着在热管内壁;
静置一段时间后,用碱液清洗热管内壁;
排出碱液并加热烘干;
上述M离子与碱液反应生成的物质经加热烘干生成相应的氧化物和水,其中氧化物形成酥松的多孔介质固化在热管内壁,水则被加热蒸发排出热管;所述的M离子是Be离子、Mg离子、Zr离子、Mn离子、Fe离子、Co离子、Ni离子、Cu离子、Zn离子、Al离子、Sn离子中的一种;所述的增稠剂是纤维素类增稠剂、聚丙烯酸类增稠剂、缔合型聚氨酯类增稠剂、无机增稠剂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重力热管内吸液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离子的体积摩尔浓度范围为0.5mol/L~5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重力热管内吸液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聚合物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顺丁橡胶、腈纶聚酯纤维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重力热管内吸液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聚合物的体积摩尔浓度范围为0.5mol/L~5mol/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重力热管内吸液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溶液在加入增稠剂后形成的水溶液浆料,其黏度范围为0.1Pa·s~5Pa·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重力热管内吸液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管的材料是铜、铝、铝合金、碳钢、不锈钢、合金钢、钛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重力热管内吸液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浆料均匀的附着在热管内壁,附着厚度范围在0.5mm~3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重力热管内吸液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液是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重力热管内吸液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烘干温度范围为80℃~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405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节能式间壁式换热器
- 下一篇:非重力热管内吸液芯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