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疲劳检测设备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83794.7 | 申请日: | 2018-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9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林春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歌乐电子企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A61B5/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36100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疲劳 检测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疲劳检测设备及方法,涉及安全驾驶领域。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根据行驶环境的不同,对设备的检测频率进行调整,提高车载机的CPU资源的使用效率。该车载疲劳检测设备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车辆当前的行驶环境;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车辆当前的行驶环境,控制人脸转向检测的检测频率,或者控制人眼闭合检测的检测频率。本发明应用于安全驾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驾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疲劳检测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道路路况越来越复杂,驾驶员安全驾驶的问题也逐渐被重视起来。现有技术中通过对摄像头连续采集的多帧驾驶员图像进行分析,来判断各帧图像中的人脸特征信息是否发生了改变,进而确定驾驶员的精神状态。
基于上述情况,发明人发现为了保证驾驶全程的安全性,CPU需要持续不断的对图像进行分析。而车载机的CPU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对摄像头采集的每一帧均进行分析,CPU消耗资源过大。但若降低检测频率(即减少1秒钟内处理的图像帧数),则又无法保证有效的疲劳检测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疲劳检测设备及方法,能够根据行驶环境的不同,对设备的检测频率进行调整,提高车载机的CPU资源的使用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疲劳检测设备,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车辆当前的行驶环境;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车辆当前的行驶环境,控制人脸转向检测的检测频率,或者控制人眼闭合检测的检测频率。
可选的,当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车辆当前的行驶环境,控制人脸转向检测的检测频率时: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判断车辆是否行驶在城市道路;控制单元,具体用于若确定车辆行驶在城市道路,则增加人脸转向检测的检测频率;判断单元,具体还用于判断车辆是否行驶在复杂路段;复杂路段至少包括:经过学校的路段、经过路口的路段以及经过公交站的路段中的一项;控制单元,具体还用于若确定车辆行驶在复杂路段,则增加人脸转向检测的检测频率;判断单元,具体还用于判断车辆是否正在转向;控制单元,具体还用于若确定车辆正在转向,则增加人脸转向检测的检测频率。
可选的,当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车辆当前的行驶环境,控制人眼闭合检测的检测频率时: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判断车辆是否行驶在高速公路;控制单元,具体用于若确定车辆行驶在高速公路,则增加人眼闭合检测的检测频率;判断单元,具体还用于判断车辆的外界光亮是否小于亮度阈值;控制单元,具体还用于若确定外界光亮小于亮度阈值,则增加人眼闭合检测的检测频率;判断单元,具体还用于判断当前天气是否为特殊天气,特殊天气至少包括:雨天、雪天或者雾天;控制单元,具体还用于若确定当前天气为特殊天气,则增加人眼闭合检测的检测频率。
可选的,当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车辆当前的行驶环境,控制人脸转向检测的检测频率时:车载疲劳检测设备还包括:触发单元;触发单元,用于当当前时间与上次获取驾驶员脸部图像的理论时间之差大于或等于间隔时间后,获取摄像头拍摄到的驾驶员的当前脸部图像,并利用当前脸部图像进行人脸转向检测;其中,间隔时间,指与检测频率对应的相邻两次人脸转向检测之间的理论间隔时间。
可选的,当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车辆当前的行驶环境,控制人眼闭合检测的检测频率时:车载疲劳检测设备还包括:触发单元;触发单元,用于当当前时间与上次获取驾驶员脸部图像的理论时间之差大于或等于间隔时间后,获取摄像头拍摄到的驾驶员的当前脸部图像,并利用当前脸部图像进行人眼闭合检测;其中,间隔时间,指与检测频率对应的相邻两次人眼闭合检测之间的理论间隔时间。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疲劳检测方法,包括:检测车辆当前的行驶环境;根据车辆当前的行驶环境,控制人脸转向检测的检测频率或者控制人眼闭合检测的检测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歌乐电子企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歌乐电子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37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行语音业务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冰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