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82585.0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7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魏征;李晓亮;滕瑞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禹伟业(北京)国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搭接部位 侧墙 底板 复合防水层 防水施工 底板垫层 喷涂施工 隧道结构 补强 底板防水层 防水可靠性 防水层 搭接 抗浮 喷涂 墙趾 施工 渗漏 预留 应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水施工方法,应用于隧道结构,所述隧道结构包括底板垫层、抗浮墙趾和侧墙,对所述底板垫层部位施工形成底板防水层,并预留第一长度的底板搭接部位;对所述侧墙部位施工形成侧墙防水层,并与所述底板搭接部位喷涂搭接形成复合防水层;对所述复合防水层进行补强喷涂施工。本发明提供的防水施工方法,通过对底板与侧墙搭接部位的复合防水层进行补强喷涂施工,可避免搭接部位的开裂渗漏、增强搭接部位的防水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隧道施工技术的进步,公路、铁路、地铁等隧道施工越来越多。这些工程项目中的隧道防水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因为隧道防水效果将直接关系到隧道在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及耐久性。
目前防水涂料在明挖隧道领域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防水效果,减少了传统防水卷材搭接缝过多导致的开裂隐患、避免了粘结效果欠佳导致的窜水及施工周期长等缺陷。
然而,由于明挖隧道的底板与侧墙先后采用不同的防水施工方法,因而,需要将底板与侧墙的防水层喷涂连接,这种喷涂连接形成的搭接部位的防水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水施工方法,以便解决隧道底板与侧墙搭接部位的防水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一种防水施工方法,应用于隧道结构,所述隧道结构包括底板垫层、抗浮墙趾和侧墙,所述方法包括:
对所述底板垫层部位施工形成底板防水层,并预留第一长度的底板搭接部位;
对所述侧墙部位施工形成侧墙防水层,并与所述底板搭接部位喷涂搭接形成复合防水层;
对所述复合防水层进行补强喷涂施工。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底板垫层部位施工形成底板防水层,包括:
在所述底板垫层上敷设HDPE膜;
在所述HDPE膜上喷涂防水涂料形成底板防水层。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复合防水层进行补强喷涂施工,包括:
将所述复合防水层弯折贴合于所述抗浮墙趾;
对所述复合防水层的接头部位设置金属压条,将所述金属压条固定在所述抗浮墙趾上;
在所述接头部位施做防水加强层;
在所述复合防水层对应所述抗浮墙趾的宽度区域内喷涂防水涂料形成最终防水层。
可选的,所述防水涂料为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可选的,所述预留第一长度的底板搭接部位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底板搭接部位卷起形成防护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长度至少为400mm。
可选的,所述最终防水层的补强防水宽度至少为450mm,其中,所述补强防水宽度为所述底板搭接部位的弯折处与所述防水加强层靠近所述侧墙端之间的距离。
针对现有技术,本发明具备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防水施工方法,通过对底板与侧墙搭接部位的复合防水层进行补强喷涂施工,可避免搭接部位的开裂渗漏、增强搭接部位的防水可靠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禹伟业(北京)国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禹伟业(北京)国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25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