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型柴油车尾气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81375.X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6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六杞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三元车辆净化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35 | 分类号: | F01N3/035;F01N3/28;F01N9/00;F01N11/00;F01N1/08;F01N13/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5 | 代理人: | 王仁飞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气净化器 消声腔 气流分布板 柴油车尾气处理 自动控制器 出气管 进气管 传感器 连通 氧化催化剂载体 车辆行驶过程 环保管理部门 柴油车尾气 颗粒捕捉器 排气消声器 抱箍固定 车辆底盘 壳体内部 排气背压 蜂窝状 通气孔 壳体 原车 分隔 排气 体内 采集 监测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型柴油车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尾气净化器、传感器和自动控制器;其中:尾气净化器,包括进气管、壳体、出气管,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气流分布板,气流分布板将壳体内部分隔成A、B两个消声腔,进气管与消声腔A连通,出气管与消声腔B连通;所述的气流分布板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的消声腔B中设置有蜂窝状氧化催化剂载体和颗粒捕捉器;本发明尾气净化器能降低90%柴油车尾气,可以用抱箍固定在车辆底盘上,代替原车排气消声器;传感器用于车辆行驶过程中尾气净化器的工作温度、排气背压的采集,自动控制器对排气温度、背压值进行监测和显示,当尾气净化器工作出现异常时,及时提醒驾驶员或环保管理部门进行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柴油车排放后处理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智能型柴油车尾气后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柴油车由于动力强、经济性能好、尾气污染低被广泛使用。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7年底,我国柴油车保有量1968万辆,占全国汽车保有量的9.4%。其中,轻型货车、重型货车、小型客车、中型货车是柴油车的主要构成,保有量分别为945.5万辆、616.6万辆、146.6万辆、128.6万辆,分别占柴油车总量的48.0%、31.3%、7.4%、6.5%。大量的车辆尾气排放,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催化转化和颗粒捕捉技术是目前柴油车尾气后处理系统核心技术之一,能有效降低柴油车尾气中90%以上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碳颗粒。近几年被广泛用于各省市柴油机在用车改造市场。
由于柴油车长期行驶于各种交变工况,路途遥远,工作环境恶劣。大部分车辆又缺乏科学的保养,状态千差万别,在用车尾气改造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另外较低的排气温度,不利于催化转化和被动再生,造成大量碳颗粒在捕捉器内部堆积,引起发动机燃烧恶化,排气背压增加,经济性能变差等问题;并且,大量碳颗粒在捕捉器内部堆积之后,不及时维修,会损坏尾气净化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有效的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型柴油车尾气后处理系统,不仅能有效降低尾气排放,并且可以监测尾气净化器使用情况,及时通过图表、声音、灯光提示尾气净化器状态,当尾气净化器工作出现异常时,会及时提醒驾驶员进行维护,不仅降低了尾气净化器损坏的机率,同时也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性能;经过大量装车测试和寿命试验,装车后排放性能满足欧盟5期标准和16万公里以上使用寿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智能型柴油车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尾气净化器、传感器和自动控制器;其中:
尾气净化器,包括进气管、壳体、出气管,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气流分布板,气流分布板将壳体内部分隔成A、B两个消声腔,进气管与消声腔A连通,出气管与消声腔B连通;所述的气流分布板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的消声腔B中设置有蜂窝状氧化催化剂载体和颗粒捕捉器。
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压差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进气管和壳体的表面;压差传感器与进气管和排气管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差传感器均与自动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的壳体包括进气段、捕捉段和出气段,进气段包括左端盖和筒状金属外壳,捕捉段包括筒状金属外壳,出气段包括筒状金属外壳和右端盖,所述的进气段、捕捉段和出气段通过法兰连接成上述的壳体;所述的气流分布板设置在进气段的筒状金属外壳内,气流分布板使进气段的筒状金属外壳内的左部形成消声腔A,进气段的筒状金属外壳内的右部与捕捉段、出气段共用组成消声腔B;所述的蜂窝状氧化催化剂载体设置在进气段的筒状金属外壳内的右部,所述的颗粒捕捉器设置在捕捉段的筒状金属外壳内。
所述的进气管一端与发动机出气管连接,进气管的另一端穿过左端盖与消声腔A连通,进气管与消声腔A连通的一端冲有消声孔;所述进气管与左端盖的连接处为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三元车辆净化器有限公司,未经台州三元车辆净化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13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汽车工况降低轻型车颗粒物数量排放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尾气自吸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