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病死畜禽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80795.6 | 申请日: | 2018-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6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宋天顺;赵金山;赵金海;赵果荣;张子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蒙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C05F17/00 |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徐蓓 |
| 地址: | 01010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病死畜禽 有机肥 制备生物 微生物菌液 反应原料 水解产物 碱液 泥炭 枯草芽孢杆菌 生物有机肥 资源化利用 堆肥发酵 黑曲霉菌 放线菌 无害化 质量比 腐熟 富含 秸秆 取出 尸体 | ||
本发明公开利用一种利用病死畜禽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包括:将病死畜禽尸体粉碎,得到反应原料;加入碱液,反应原料和碱液的质量比为1:1~10;然后在100~150℃下反应5~10h,得到水解产物;向水解产物中加入泥炭和秸秆,搅拌8~16h,然后取出堆肥发酵,腐熟,得到有机肥;将微生物菌液和有机肥按混合搅拌得到生物有机肥,所述微生物菌液包括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菌和放线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资源化利用病死畜禽的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其使得病死畜禽无害化,并可有效利用其富含的有机成分,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可获得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肥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病死畜禽为原料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畜牧业养殖大国,近年来生猪、家禽、羊的存栏量一直居世界首位,肉类总产量居世界第一。我国每年由于疾病引起死亡动物尸体总量在200万t以上,病死畜禽尸体若得不到无害化处理,将导致某些重大动物疾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大量的病死畜禽尸体会严重地污染环境,甚至带来食品安全问题。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是防止动物疾病扩散、有效控制和扑灭动物疫情、防止病原污染环境的重要举措。研究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技术,一方面,可以保障公共安全;另一方面,可将病死的畜禽尸体“变废为宝”,实现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具有很高的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所谓的无害化处理,是指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处理病死畜禽尸体,消灭其所携带的病原体,消除动物尸体危害的过程。
目前病死畜禽的主要处理方法为焚烧、掩埋、发酵法。焚烧法是指在焚烧容器内,动物尸体在焚烧容器中进行氧化燃烧。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将病死动物尸体完全彻底的灭活。但这种方法设备投资大,而且病死畜禽只能无害化,不能被资源化利用。掩埋法,是指将动物尸体投入掩埋坑中并覆盖土。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且成本低廉,缺点是占用土地,可能会引发地下水等二次污染问题。发酵法是指以动物残体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的辅料后高温灭菌,然后添加专用微生物菌,对物料进行发酵,降解,处理后的产品可用做肥料的方法。发酵法优点是环保,且制备出的有机肥有一定的价值,但需要配合耐高温微生物,发酵所需条件较为苛刻,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利用病死畜禽为原料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通过碱法水解改进以及辅料调和,将病死畜禽中的营养成分和大量有机质提取出来,用于制备优质的生物有机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病死畜禽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病死畜禽尸体粉碎,得到反应原料;
(2)向所述反应原料中加入碱液,反应原料和碱液的质量比为1:1~10,然后进行搅拌混合均匀;
(3)然后在100~150℃下反应5~10h,然后过滤残渣,得到水解产物;
(4)然后向水解产物中加入泥炭和秸秆,搅拌8~16h,以完全吸附水解产物的营养物质,然后将其取出堆肥发酵,腐熟,得到有机肥;
(5)将微生物菌液和有机肥按混合搅拌得到生物有机肥,所述微生物菌液包括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菌和放线菌。
步骤(1)所述粉碎为分切后送入破碎机进行粉碎。
步骤(1)所述反应原料的粒径为20~40mm。
步骤(2)所述的碱液为氢氧化钾,碳酸钾和磷酸氢二钾总浓度为2~5mol/L的混合水溶液,各组分质量比为1~10:1:1,优选5:1:1。
步骤(3)所述水解产物包含多肽、氨基酸、糖类以及皂类物质。
步骤(2)在反应釜中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蒙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蒙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07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