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搅拌摩擦加工提高工业纯钛耐磨性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80592.7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2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蒋璐瑶;黄伟九;刘成龙;王玥霁;陈琛辉;郭勇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F1/18 | 分类号: | C22F1/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邹晓艳 |
地址: | 40005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搅拌 摩擦 加工 提高 工业 耐磨 性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搅拌摩擦加工提高工业纯钛耐磨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待处理的钛材进行搅拌摩擦加工处理,搅拌头转速为150~250rpm,加工速度为10~50mm/min,加工过程中需进行强制冷却;2)将加工后表面弧形纹路打磨平整;3)将步骤1)制备的样品进行520~570℃热处理,处理时间30~60min。通过搅拌摩擦加工对晶粒细化,结合精细热处理工艺,可实现晶粒细化并调控细晶材料内部储存能,获得应力较小的工业纯钛细晶结构组织,该工艺可在晶粒细化后有效调节工业纯钛加工硬化水平,达到最优的耐磨损组织特征。通过本发明的工艺,可有效提高工业纯钛耐磨性能,可扩大工业纯钛的使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搅拌摩擦加工提高工业纯钛耐磨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钛及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密度小(比钢小40%)、耐腐蚀性强、耐热性高等优点,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常规钛合金因具有低塑性剪切抗力、低加工硬化率以及抗划擦性能差等缺点,导致钛及钛合金零部件在服役过程中受到磨损作用而失效。
金属材料中主要强化机理为固溶强化、加工硬化、细晶强化以及弥散强化。除细晶强化外,其他三种强化方法在提高材料强度的同时会一定程度的损失材料的塑性。因此,细化晶粒成为提高金属材料并保持良好塑性的重要途径。通过细化晶粒,可提高钛合金综合力学性能及耐磨性。
搅拌摩擦加工技术由搅拌摩擦焊技术衍生出,利用非消耗式搅拌头“旋转-搅拌-行进”复合机械运动,使加工区金属材料经历剧烈塑性变形,搅拌区组织发生反复动态再结晶行为,实现加工组织致密化、细晶化和均匀化。利用搅拌摩擦加工技术,可选择性的细化零件表面晶粒尺寸,提高材料表面综合性能。有研究表明,由于剧烈塑性变形后样品内部存在加工应力,影响细晶组织的力学性能表现。而对于微纳结构细晶组织,晶界迁移激活能较低,退火处理中易发生晶粒长大,破坏其细晶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要求低、操作简便、可控性高的通过搅拌摩擦加工提高工业纯钛耐磨性能的方法。
实现该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通过搅拌摩擦加工提高工业纯钛耐磨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待处理的钛材进行搅拌摩擦加工处理,搅拌头转速为150~250rpm,加工速度为10~50mm/min,加工过程中需进行强制冷却;
2)将加工后表面弧形纹路打磨平整;
3)将步骤1)制备的样品进行520~570℃热处理,处理时间30~60min。
步骤1)的搅拌摩擦加工处理在氩气保护条件下进行。
步骤1)的搅拌摩擦加工处理,搅拌头轴肩直径16mm、搅拌针长度3mm、搅拌针根部直径6mm、端部直径4mm,轴肩下压量0.5mm,搅拌头倾斜角3°。
步骤2)的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水循环冷却。
步骤3)热处理后进行淬火,加快降温速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搅拌摩擦加工对工业纯钛进行晶粒细化,结合精细热处理工艺,可实现细晶材料内部储存能调节,获得应力较小的工业纯钛细晶结构组织,该工艺可在晶粒细化后有效调节工业纯钛加工硬化水平,达到最优的耐磨损组织特征。本发明对加工设备要求低、操作简便、可控性高,通过本发明的工艺,可有效提高工业纯钛耐磨性能,可扩大工业纯钛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热处理前后搅拌摩擦加工工业纯钛EBSD-BC图,其中(a)为搅拌摩擦加工后形貌组织,(b)为550℃-30min热处理后形貌组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05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