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色减震透气适足鞋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80583.8 | 申请日: | 2018-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8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东;姚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又一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3B13/18 | 分类号: | A43B13/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周蔚然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鞋面 前掌 后跟 减震条 鞋面外层 减震体 透气孔 多色 里层 透气 鞋底下表面 弧形收缩 环形台阶 纵剖面 柱顶 柱身 柱形 穿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色减震透气适足鞋,包括鞋底、鞋面、减震群,鞋底后跟上表面至少设有三个凹槽,每个凹槽的两端设有穿透鞋底两侧的透气孔,透气孔前端设有环形台阶,鞋面设于鞋底上,鞋面由鞋面外层与鞋面里层组成,鞋面外层与鞋面里层均设为不同颜色的鞋面,减震群设于鞋底下表面,减震群包括整体减震群和个体减震群,整体减震群包括前掌整体减震群和后跟整体减震群,个体减震群由多个减震体组成,前掌整体减震群由6‑8条前掌减震条组成,后跟整体减震群由3‑4条后跟减震条组成,个体减震群分布在整体减震群周围,减震体整体呈柱形,柱身中间部位有弧形收缩,柱顶呈球形,前掌减震条纵剖面呈扇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休闲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色减震透气适足鞋。
背景技术
鞋是人们衣食住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人体足部不受损伤,有保暖驱寒等功能,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于是对鞋类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有保护功能,更要求有较好的舒适性能和缓震作用。目前市场上的鞋子一般包括鞋底及设置在鞋底上的鞋面,这种结构的鞋并不具有减震效果,而人们走路时产生的冲击力会让人体脚部和腿部关节产生酸痛,为了提高人们行走及运动过程中的舒适感,减轻人们的疲劳感,越来越多的减震鞋和减震鞋底便应运而生。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减震鞋底一般技术成本高,加工工序复杂,生产成本高,不具有普适性,有些则反弹力变化不大,作用时间短,缓震效果不明显,不能满足不同类型运动的受力需要。
脚部有26块骨头,这样密集的分布在脚部,任何一块骨头受损都会对人的行走产生非常大的不良影响,而且脚部在日常状态下承担人了体的全部重量,当进行激烈的运动时,脚部需要承受最高5倍于身体的冲击力,长此以往,易引起脚步变形及相关疾病,损害身体健康,脚部相对脆弱的的骨骼结构要承 受非常大的冲击力,很容易受损,因此,利用好鞋的缓震作用对脚部进行保护是十分必要的,目前采用缓冲减震的方法主要是对材料的选择,对垫底结构进 行改良设计较少,效果并不明显。
同时现有的鞋鞋面比较单一,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而且鞋底无法解决透气问题,传统鞋底直接在鞋底底面开有透气孔,这种 结构容易导致地面灰尘进入鞋内,穿着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色减震透气适足鞋,不仅有效缓冲地面对脚部的反冲击力,避免长时间走路时地面的反冲击力对脚部和腿部带来伤害,提高鞋子的舒适感,减轻人们的疲劳感,而且采用两种不同颜色的鞋面里层和鞋面外层组成,使用鞋面外形更美观,颜色多样化,同时鞋底采用两侧透气孔与表面凹槽相通,达到更好透气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多色减震透气适足鞋,包括鞋底、鞋面、减震群,所述鞋底后跟上表面至少设有三个凹槽,每个凹槽的两端设有穿透鞋底两侧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前端设有环形台阶,鞋面设于鞋底上,鞋面由鞋面外层与鞋面里层组成,鞋面外层与鞋面里层均设为不同颜色的鞋面,鞋面外层上设有若干通孔,减震群设于鞋底下表面,减震群包括整体减震群和个体减震群,整体减震群包括前掌整体减震群和后跟整体减震群,个体减震群由多个减震体组成,前掌整体减震群由6-8条前掌减震条组成,后跟整体减震群由3-4条后跟减震条组成,个体减震群分布在整体减震群周围,所述减震体整体呈柱形,柱身中间部位有弧形收缩,柱顶呈球形,所述前掌减震条纵剖面呈扇形,扇形一直边连接垫底本身,另一直边与垫底本身形成向前尖方向锐角,所述后跟减震条形状与前掌减震条相同,扇形另一直边与垫底本身形成向后跟方向锐角。
优选地,所述凹槽为矩形状或椭圆形状。
优选地,所述减震体高度为2.5 mm,最大直径为3mm-3.5mm,收缩部最小直径为2mm。
优选地,所述前掌减震条垂直高度为2.5mm,每个前掌减震条之间相距为2mm。
优选地,所述后跟减震条高度为2.5mm,每个后跟减震条之间相距为1.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又一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又一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05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