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无线局域网中实现多射频链路的方法和无线接入点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80467.6 | 申请日: | 2018-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9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澄宇;李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76/15 | 分类号: | H04W76/15;H04W76/10;H04W76/11;H04L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报文 射频链路 无线接入点 对端 无线局域网 时间顺序 复制 报文尾部 添加标识 射频链 桥接 去重 条链 条数 重复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在无线局域网中实现多射频链路的方法和AP,包括:建立与对端无线接入点之间的m条射频链路,按时间顺序接收n个报文,在每个报文的尾部添加标识,其中,每个标识不重复且根据所述时间顺序和第一规律添加在各自对应的所述每个报文的尾部;复制所述n个报文中的添加了标识的第一报文,复制后的第一报文的数量等于所述射频链路的条数m;将m条第一报文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m条射频链路中的一条链路发送给所述对端无线接入点;以便于所述对端无线接入点在m条射频链路上分别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后,根据所述第一报文尾部的标识对m条第一报文进行去重处理。改善射频链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桥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领域,尤其是一种在无线局域网中实现多射频链路的方法和无线接入点。
背景技术
无线分布式系统(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WDS),是把多个无线接入点(Access,Point,AP)通过无线桥接或中继的方式相连,从而达到连接分布网络和扩展无线信号的作用。如图1所示,系统中包括网络1和网络2两个网络,两个网络之间通过AP1和AP2建立桥接(即图中位于X信道的桥接),然而,若无线桥接所选择的信道质量不佳,存在干扰,则很可能导致桥接链路的延迟,甚至出现丢包,进而引起两个网络间通信的不稳定。
现有WDS的方案都仅仅建立一条无线桥接链路:
方案一:需要WDS桥接的机构在网络规划时,通过检测寻找干净信道预留给建立桥接的AP,并规定其余AP不得使用该信道,然而,机构内的其他成员仍可能会建立自己的无线网络并无意识的占用了同样的信道;且两个场所周围还可能存在其他机构的无线网络,无法被此机构管控,以及周围还可能存在移动AP;以上各种因素说明干扰可能无处不在,并可能因此导致选取的信道质量不佳,桥接链路不稳定。
方案二:桥接AP在体验不佳时候,自动开启扫描,并切换信道,然而此方案扫描可能进一步恶化空口链路,且切换信道行为的本身可能导致桥接业务中断并重连,这对于企业级网络是不可接受的。
方案三:桥接AP开启漫游功能,在体验不佳的时候,自动漫游桥接至其他最近的AP重新建立桥接,同样此方案会有和方案二一样的问题。
现有有线双链路灾备方案通常采用一条为主链路,另一条为备链路,当主链路出现故障时候,切换到备链路,一个时刻只有一条链路在工作,因为有线链路的网络通常很稳定,灾备的对象是网络上的设备,因此链路的另一侧往往不是同一台设备,而是另外一台备机。这种方案的弊端在于原主链路发生故障的时候才切换备链路,在故障发生到切换备链路期间的网络是不可使用的。同时,此方案灾备的对象是网络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在无线局域网中实现多射频链路的方法,包括:
建立与对端无线接入点之间的m条射频链路,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并满足m小于等于AP实际物理射频的数目;
按时间顺序接收n个报文,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在每个报文的尾部添加标识,其中,每个标识不重复且根据所述时间顺序和第一规律添加在各自对应的所述每个报文的尾部;
复制所述n个报文中的添加了标识的第一报文,复制后的第一报文的数量等于所述射频链路的条数m;
将所述m条第一报文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所述m条射频链路中的一条链路发送给所述对端无线接入点;
以便于所述对端无线接入点在所述m条射频链路上分别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后,根据所述第一报文尾部的标识对所述m条第一报文进行去重处理。
可选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04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