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时具备隐身与通信功能的电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79017.5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47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钟硕敏;吴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48;H01Q1/50;H01Q5/10;H01Q5/314;H01Q15/00;H01Q1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方小惠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具备 隐身 通信 功能 电磁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具备隐身与通信功能的电磁结构,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金属立柱和第二金属立柱,第一基板位于第二基板的正上方,第一基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具有宽带吸波特性的第一有源FSS以及与第一有源FSS连接的四个第一压控变容二级管,第二基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馈线网络,第二基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具有透射功能的第二有源FSS以及与第二有源FSS连接的四个第二压控变容二极管,第一有源FSS和第二有源FSS分别通过第一金属立柱和第二金属立柱连接,第一金属立柱接地,第二金属立柱接入电源,在改变电源的电压时,第一压控变容二极管和第二压控变容二极管的电容发生改变;优点是在隐身频段内实现多频点通信,通信性能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同时具备隐身与通信功能的电磁结构。
背景技术
雷达隐身技术是现代战争中必不可少的电子对抗技术,其主要技术途径之一便是在飞行器中应用具有隐身功能的电磁结构,通过电磁结构吸收入射到飞行器表面的雷达波能量,减小雷达散射截面积,由此实现雷达频段的隐身。传统的具有隐身功能的电磁结构利用铁氧体、金属微粉和钦酸钡等材料的电磁响应特性来吸收电磁波,由于铁氧体、金属微粉和钦酸钡等材料本身物质的性质,传统的具有隐身功能的电磁结构只能在对应的一个或多个频率谐振点实现强吸收,吸收带宽窄,难以实现连续宽带电磁波的吸收。
近年来,随着各国侦察系统和精确打击系统的不断完善,如何研发出性能优异的具有隐身功能的电磁结构,尽可能地隐蔽自己,使敌方难以侦察已经成为雷达隐身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新型人工电磁结构是一种可根据电磁学理论人工设计的具有非常规电磁特性的媒质,其凭借奇异的电磁响应特性在电磁波吸收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简称FSS)作为其中一种采用二维周期阵列结构实现的人工电磁结构,对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反射率和透射率,可以实现按频率对电磁波进行过滤,在隐身技术和微波通讯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利用FSS实现的同时具备隐身与通信功能的电磁结构在其隐身频带(吸收频带)内设置了一个透射窗口,不但可以实现宽频带电磁波的吸收,而且可以通过透射窗口在隐身频带内实现单频点的通信,同时兼具了隐身与通信功能。但是上述现有的同时具备隐身与通信功能的电磁结构中的透射窗口位置固定,仅能实现单频点的通信,通信频段覆盖范围不宽,影响了雷达通信功能的可调性和智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在隐身频段内实现多频点通信,通信性能较高的同时具备隐身与通信功能的电磁结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同时具备隐身与通信功能的电磁结构,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金属立柱和第二金属立柱,所述的第一基板和所述的第二基板为大小尺寸相同的正方形板,所述的第一基板位于所述的第二基板的正上方且两者上下对齐间隔设置,所述的第一基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具有宽带吸波特性的第一有源FSS以及分别与所述的第一有源FSS连接的四个第一压控变容二级管,所述的第二基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馈线网络,所述的第二基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具有透射功能的第二有源FSS以及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有源FSS连接的四个第二压控变容二极管,所述的第一压控变容二极管和所述的第二压控变容二极管采用同种规格的压控变容二极管实现,所述的第一有源FSS和所述的第二有源FSS分别通过所述的第一金属立柱和所述的第二金属立柱连接,所述的第一金属立柱接地,所述的第二金属立柱接入电压可调的电源,在改变所述的电源的电压时,所述的第一压控变容二极管和所述的第二压控变容二极管的电容发生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90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GCPW馈电的双极化正弦天线装置
- 下一篇:天线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