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柔性石墨防雷接地线送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77938.8 | 申请日: | 2018-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2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翟慧阳;郭红;张腾;张文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希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R43/00 |
代理公司: | 34138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金 |
地址: | 236800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亳芜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石墨 接地线 防雷 送线结构 滚轮 送线装置 送线 工作效率 壳体两侧 维护方便 间歇性 壳体 拉断 拉直 通孔 转动 体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柔性石墨防雷接地线送线装置,涉及送线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预送线结构和送线结构,所述壳体两侧开有通孔,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通过设置预送线结构实现间歇性送线,减少了柔性石墨防雷接地线拉断的发生,通过设置送线结构实现滚轮一和滚轮二的转动并利用滚轮一与滚轮二和柔性石墨防雷接地线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柔性石墨防雷接地线从左向右运动,达到一个拉直与送线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用性高且维护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送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柔性石墨防雷接地线送线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防雷接地线呈电缆状、柔性,产品以特制不锈合金缆芯电极、复合玻璃纤维、镍丝为辅,以高碳可膨胀石墨为主经过多层工艺合成的缆状体,具有抗大电流冲击、降低接地电阻、接地电阻稳定、能瞬间向大地泄放雷电流及抗拉、抗压、耐折、热稳定、耐腐蚀、有益于土壤融合不流失不影响环境等特性。目前,人们在使用柔性石墨防雷接地线时,需要额外的一名员工手动去拉线,效率低,且由于操作手法的不同,不同的员工使用的拉力不同,张紧力不一致,容易造成拉裂或打滑现象,使用不便。
中国专利申请为CN108163636A公开了一种线缆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导引装置及设置于承载架与导引装置之间并与机架连接的张紧机构。其中,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承载线缆卷的承载架;导引装置连接于机架上并能够导引线缆卷释放的线缆水平移动;张紧机构包括与机架转动连接的张紧轮、转动设置于机架上的两个上张紧轮和两个下张紧轮及与机架连接并能够驱动两个上张紧轮及两个下张紧轮沿竖直方向共同相向移动的驱动机构。其中两个上张紧轮与两个下张紧轮上下设置,并且其中一个上张紧轮及一个下张紧轮设置于承载架与张紧轮之间,另一个上张紧轮与另一个下张紧轮设置于张紧轮与导引装置之间。该装置的优点在于:线缆在输送过程中始终保持张紧状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是该种设备送线距离长,设备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柔性石墨防雷接地线送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一种高效柔性石墨防雷接地线送线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预送线结构和送线结构,所述壳体两侧开有通孔;
所述预送线结构包括固定于壳体内壁上的间断的滑槽和两组结构相同的驱动结构,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送线板的两端,所述送线板中间部位的两侧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上安装有传感器,所述送线板表面转动连接异形夹手,所述异形夹手的一端连接气缸二,所述驱动结构驱动齿条、送线板沿滑槽往复直线运动;
所述送线结构包括固定于壳体内壁的导轨,所述导轨顶端连接气缸一,所述导轨上滑动连接滑块,所述滑块上转动连接“”字形的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套接于圆柱外,所述圆柱固定连接于滚轮一的边缘部位上,所述滚轮一轴连接于壳体内壁上,所述滚轮一下方设有滚轮二,所述滚轮二轴连接于壳体内壁上且与电机一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固定于壳体内壁上的电机二和扇形齿轮,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连接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与齿条啮合,与送线板下方的扇形齿轮接触的齿条右端设有传感器,与送线板上方的扇形齿轮接触的齿条左端也设有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扇形齿轮的齿数与齿条的齿数相等。
优选的,所述壳体下方设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滚轮一与滚轮二上均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斜纹。
优选的,所述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卡接组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滚轮外活动套接保护罩。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通过设置预送线结构实现间歇性送线,减少了柔性石墨防雷接地线拉断的发生,通过设置送线结构实现滚轮一和滚轮二的转动并利用滚轮一与滚轮二和柔性石墨防雷接地线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柔性石墨防雷接地线从左向右运动,达到一个拉直与送线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用性高且维护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希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希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79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