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行道路基填充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76552.5 | 申请日: | 2018-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6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兵;郭树春;冉升;尤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十六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14 | 分类号: | C04B28/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行道 制备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填充 聚氯乙烯胶泥 柠檬酸 纤维素纤维 路基 粘合剂 粗骨料 酒石酸 蓝晶石 氯化钙 生石灰 细骨料 氧化镁 矾石 石膏 混凝土材料 便于运输 乙二醇 质量份 抗冻 渗水 凝结 | ||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行道路基填充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组合物包括粘合剂、粗骨料、细骨料、石膏、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聚氯乙烯胶泥、纤维素纤维、柠檬酸、酒石酸、矾石、生石灰、氧化镁、蓝晶石、氯化钙、乙二醇和水,其质量份数为:粘合剂32.5‑47.8、粗骨料63.3‑82.4、细骨料32.2‑44.5、石膏10.6‑18.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4.5‑8.7、聚氯乙烯胶泥12.3‑17.5、纤维素纤维3.8‑7.6、柠檬酸4.4‑9.7、酒石酸5.2‑8.3、矾石2.7‑6.5、生石灰5.4‑10.8、氧化镁3.3‑7.2、蓝晶石1.2‑5.5、氯化钙4.6‑9.6、乙二醇4.8‑8.2和水45.7‑82.6。本发明提供的车行道路基填充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具有易渗水、抗冻且凝结速度慢便于运输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行道路基填充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车行道路基填充组合物,主要以泥土和砂石混合进行填充,还有的直接添加水泥将泥土和砂石制成混凝土,目前的车行道基底的混凝土的品质普遍较差,尤其在渗水性能方面很差,在城市的马路上的车行道尤为显著,在降雨量明显偏多的时候,城市里的下水道不能及时的将车行道上的积水完全排走,此时的车行道的基底若有良好的渗水性能,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下水道排放积水,同时避免车行道的路面因低洼不平的地方产生积水而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外目前用于填充车行道基底的混凝土材料凝结速度很快,只能在距离施工现场很近的地点进行制备需要填充车行道基底的混凝土材料,这样做对施工周围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距离较远的话,使用车辆运输,又因混凝土材料凝结速度很快,而导致混凝土已经半凝结甚至已经完全凝结而无法施工使用。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行道路基填充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具有易渗水、抗冻且凝结速度慢便于运输的优点。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车行道路基填充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粘合剂、粗骨料、细骨料、石膏、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聚氯乙烯胶泥、纤维素纤维、柠檬酸、酒石酸、矾石、生石灰、氧化镁、蓝晶石、氯化钙、乙二醇和水,其质量份数为:粘合剂32.5-47.8、粗骨料63.3-82.4、细骨料32.2-44.5、石膏10.6-18.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4.5-8.7、聚氯乙烯胶泥12.3-17.5、纤维素纤维3.8-7.6、柠檬酸4.4-9.7、酒石酸5.2-8.3、矾石2.7-6.5、生石灰5.4-10.8、氧化镁3.3-7.2、蓝晶石1.2-5.5、氯化钙4.6-9.6、乙二醇4.8-8.2和水45.7-82.6。
粘合剂可以采用环氧树脂胶粘剂、不饱和聚酯树脂胶粘剂、丙烯酸树脂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等,这里的粘合剂用于骨料和其它材料的粘合凝结为一体,提高混凝土的机械强度。
这里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能够在混凝土凝结的过程中起到发泡的作用,使得这里的车行道的基底混凝土具有多空隙结构,便于车行道在雨水过多的时候通过所述基底混凝土结构渗入地下。
本方案中的聚氯乙烯胶泥和纤维素纤维能够增强混凝土基底的坚固强度,尤其是纤维素纤维,能够极大地提高混凝土的整体黏连性能。
本方案中的柠檬酸和酒石酸能够降低混凝土料的凝结速度,以实现混凝土料在其它地方同一制备,然后在运输到需要的地方直接使用,避免了对施工现场的环境造成影响。
本方案中的矾石、生石灰、氧化镁和蓝晶石能够增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的发泡作用。
本方案中的氯化钙和乙二醇能够降低混凝土基底的冰冻临界温度,增强混凝土基底的抗冻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十六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城建十六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65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