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端氨基超支化脂肪族聚酯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75573.5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6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武松;刘聪聪;毕研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晨源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91 | 分类号: | C08G63/91;C08G83/00;C08L63/00;C08L87/00;C08L67/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脂肪族聚酯 超支化 端氨基 环氧树脂 制备 端氨基超支化聚酯 催化剂反应体系 超支化聚合物 断裂伸长率 氨基羧酸 测试条件 合成技术 环氧基团 加热熔化 拉伸粘度 目标产物 抽真空 端羟基 反应性 高熔点 拉伸 加热 应用 计量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氨基超支化聚酯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端氨基超支化脂肪族聚酯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属于超支化聚合物合成技术领域。一种端氨基超支化脂肪族聚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一定量端羟基超支化脂肪族聚酯和高熔点氨基羧酸加入反应容器中,在加热温度为80‑180℃下加热熔化,将一定计量比的加入至催化剂反应体系中,在搅拌和抽真空的条件下继续反应3‑10h,降温后,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得市售传统环氧树脂的硬度提高,端氨基和环氧树脂的环氧基团反应性较好,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得到的环氧树脂均具有良好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拉伸粘度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氨基超支化聚酯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端氨基超支化脂肪族聚酯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属于超支化聚合物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超支化聚酯是超支化聚合物的一种,具有规则的重复性空间结构,在其骨架上有大量的酯基存在,使得该类物质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好,在其应用中多经过改性后,应用于无溶剂涂料、聚合物加工助剂和药物载体等方面。
专利CN103169977B中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采用马来酸酐与端羟基超支化聚酯发生开环形成的多酸基超支化聚酯,再与聚乙二醇单甲醚反应,在其表面形成的多个支链,并将其用作抗癌药物、纳米药物的载体,延长了负载的药物在人体内的循环时间,提高药物的作用疗效。
专利CN105295015B在无溶剂条件下,将多元醇化合物与多羟基羧酸基化合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聚合物反应,得到端羟基超支化聚酯,再以二甲苯为溶剂,加入脂肪酸将超支化聚酯改性,并将产品用于涂料中以吸附颜料粒子,有效改善浮色发花等弊端。
专利CN108409932将E-20环氧树脂与二乙醇胺反应合成无溶剂端羟基环氧树脂,并应用于制备无溶剂重防腐涂料中,采用预分散工艺,促进分散介质在材料微粒间快速渗透并充分润湿包覆,提高涂料的分散稳定性,防止二次团聚泛粗问题。
《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的制备及在皮革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和二乙烯三胺(DETA)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对NH2-HBP的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将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备的NH2-HBP分别应用在绵羊皮服装革工艺的固色、除醛和复鞣工序中,研究其在皮革应用中的最优应用参数。
端羟基超支化脂肪族聚酯是以多元醇为核心、多元脂肪羧酸为扩链剂的超支化聚酯,其端羟基的数目在8-128个,在已经报道的专利中,多采用沸点较高的溶剂,在除去该类型溶剂时存在能耗高、时间长等缺点,不利于后续的工业化生产。此外,很少有涉及高熔点的氨基羧酸来改性端羟基超支化脂肪族聚酯及其应用的相关专利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端氨基超支化脂肪族聚酯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端氨基超支化脂肪族聚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一定量端羟基超支化脂肪族聚酯和高熔点氨基羧酸加入反应容器中,在加热温度为80-180℃下加热熔化,将一定计量比的催化剂加入反应体系中,在搅拌和抽真空的条件下继续反应3-10h,降温后,得到目标产物。
优选的,高熔点氨基羧酸的摩尔质量为端羟基超支化脂肪族聚酯的端羟基官能团总摩尔数的10-100%,催化剂的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5%。
优选的,端羟基超支化脂肪族聚酯的端羟基数目在8-128个。
优选的,端羟基超支化脂肪族聚酯的端羟基数目为12-128个。
优选的,端羟基超支化脂肪族聚酯的端羟基数目为16-64个。
优选的,高熔点氨基羧酸为熔点在180-300℃的氨基羧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晨源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威海晨源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55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