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扩底自膨胀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69396.X | 申请日: | 2018-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86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娟;何四春;柯昌君;李昊洋;刘鸿伟;朱凌云;刘子丹;万小青;陈语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州市华升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长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5/44 | 分类号: | E02D5/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 地址: | 434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膨胀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扩底自膨胀的装置,包括自膨胀箱体外壁和工字型结构;所述自膨胀箱体内填充有膨胀材料,所述自膨胀箱体和工字型结构限制了膨胀材料向上及向下的膨胀力,使其只能水平膨胀。本发明可以向装置中灌注膨胀材料,利用膨胀材料的膨胀性能形成扩大头,扩大头的形成无噪音粉尘等污染且经济实惠,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能够很好的满足对于承载力抗拔力要求较高的桩基础设计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涉及到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扩底自膨胀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各大型建筑物对基础的承载力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增大单桩承载力,在基础的施工中使用扩底桩基础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扩底桩是在等截面桩的基础上改进和完善的,施工时在开挖到设计持力层后,再对桩身底部进行扩底,达到设计要求的扩底直径后浇灌混凝土成桩,从而形成了底部的混凝土扩大头。目前我国常用的扩底桩基础有钻孔灌注桩、爆破桩、震冲扩底桩等形式。
扩底桩基础能够实现“小直径,大承载”,但是传统的扩底桩基础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扩大头的形成往往需要大型机械辅助完成;扩大头形成后孔壁稳定性差,易塌孔;桩身混凝土密实性、抗渗性较差,有害物质很容易直接侵蚀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容易造成断桩、孔壁坍塌、桩身夹泥、蜂窝麻面等桩身缺陷;施工时伴随着大量的噪音粉尘污染;成桩效率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扩底自膨胀的装置,可以向装置中灌注膨胀材料,利用膨胀材料的膨胀性能形成扩大头。本装置限制了膨胀材料向上和向下的膨胀力,使其只能水平膨胀,形成的扩大头体积大,能够很好的满足对于承载力抗拔力要求较高的桩基础设计要求。
为此,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扩底自膨胀的装置,包括自膨胀箱体外壁和工字型结构;所述自膨胀箱体内填充有膨胀材料,所述自膨胀箱体和工字型结构限制了膨胀材料向上及向下的膨胀力,使其只能水平膨胀。
优选地,所述自膨胀箱体外壁等分切割成若干块,下端完全切开,使下端能够自由活动;上端不完全切割,保持连成一个整体。
优选地,所述自膨胀箱体外壁等分切割成8块。
优选地,所述工字型结构包括上下部圆形钢板和中间的钢筋,中间钢筋的两端分别与上下部圆形钢板焊接在一起;上部圆形钢板的直径比自膨胀箱体外壁的内径小0.2mm-0.5mm;下部圆形钢板的直径比自膨胀箱体外壁的外径大10mm-20mm。
优选地,所述装置的上下底的外径为50mm-500mm。
优选地,所述中间钢筋的直径为20mm-35mm,数量为2-16根,对称焊接在上下部钢板的中心附近。
优选地,所述自膨胀箱体上开有灌浆孔1-2个,孔径5mm-20mm。
优选地,所述装置的长度为100mm-1000mm。
进一步地,根据所采用的膨胀材料能够提供的膨胀力来确定自膨胀箱的壁厚,使膨胀材料膨胀后形成稳定的扩大头。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连接在桩的下部,随桩一起沉孔,通过膨胀材料的膨胀形成扩底基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不需要利用机械扩底,减少了对原状土和桩基础周围土体的扰动。
(2)膨胀材料形成扩大头的同时上部桩基础可以同时施工,减少了扩底桩的施工时间。
(3)利用膨胀材料形成的扩大头孔壁稳定且不易塌孔。
(4)膨胀材料发生膨胀是在地下且发生膨胀的时候没有较大噪音和粉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州市华升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长江大学,未经荆州市华升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93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