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印纸及其工艺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67768.5 | 申请日: | 2018-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5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 发明(设计)人: | 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高明鸿源纸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21H27/00 | 分类号: | D21H27/00;D21B1/34;D21D1/30;D21F11/02;D21H23/22;D21H21/16;D21H21/36;D21H21/28;D21H17/67;D21H17/68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许英伟 |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印纸 纳米氧化锌 附着剂 膨润土 墨粉 碳酸钙 墨水吸附 吸附能力 重量份数 稻草浆 固化剂 交联剂 钛白粉 染料 树脂 固水 苇浆 木浆 墨水 | ||
一种复印纸及其工艺方法,按照重量份数包括:苇浆5‑10份,木浆30‑60份,稻草浆20‑30份,固水树脂10‑20份,钛白粉5‑20份,纳米氧化锌5‑10份,固化剂0.5‑2份,交联剂0.2‑1份,膨润土2‑4份,染料2‑4份,碳酸钙60‑80份和墨粉附着剂2‑3份,墨粉附着剂增加墨水吸附能力,纳米氧化锌和膨润土的加入,进一步通过墨水的吸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印纸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复印纸及其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一个造纸大国,2011年和2012年连续2年产量超亿吨,为全球第一。仅木浆用量每年就2000多万吨,而复印纸是这些纸产品中要求技术指标很高的纸种。
传统的复印纸生产技术通常使用漂白化学针叶木浆和漂白化学阔叶木浆为主要原料,或还加入5~15%的漂白草浆(或其它非木纤维)使用碳酸钙或滑石粉做为填料,该复印纸静曲强度低,打印或复印时变形大,易翘曲,打印或复印时,不能很好的吸附墨水,色牢度不好,打印图像质量差,色彩饱和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复印纸及其工艺方法,其有效提高纸张的墨水吸附能力,而且色牢度好,色彩饱和度和稳定性均较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复印纸,按照重量份数包括:苇浆5-10份,木浆30-60份,稻草浆20-30份,固水树脂10-20份,钛白粉5-20份,纳米氧化锌5-10份,固化剂0.5-2份,交联剂0.2-1份,膨润土2-4份,染料2-4份,碳酸钙60-80份和墨粉附着剂2-3份。
进一步,按照重量份数,所述墨粉附着剂包括纳米二氧化锑1-2份,2,5-呋喃二甲酸0.2-0.5份,白色纳米颜料浆40~60份、分散剂10~20份、润湿剂10~15份和合成树脂5~15份。
进一步,按照重量份数包括:苇浆6份,木浆40份,稻草浆25份,固水树脂15份,钛白粉15份,纳米氧化锌7份,固化剂1份,交联剂0.6份,膨润土3份,染料3份,碳酸钙70份和墨粉附着剂2.5份。
进一步,按照重量份数,所述墨粉附着剂包括纳米二氧化锑1.3份,2,5-呋喃二甲酸0.4份,白色纳米颜料浆50份、分散剂14份、润湿剂13份和合成树脂12份。
一种复印纸的工艺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制浆:按重量份数取苇浆5-10份,木浆30-60份,稻草浆2-30份,墨粉附着剂2-3份、固水树脂10-20份,加入碎浆机中碎浆,再经过双盘磨浆机在线打磨得到混合纸浆浆料;
2)、配浆:在盛有上述混合纸浆浆料的配浆池中加入:碳酸钙60-80份,膨润土2-4份,染料2-4份;
3)、将上述成品浆料通过带施胶机的长网纸机进行抄纸成型,得到原纸,干燥;
4)、表面施胶:对抄纸成型后的原纸进行表面施胶,表面施胶的原料为:玉米原淀粉60-120kg/t绝干浆;表面施胶剂1-4kg/t绝干浆;增白剂1-4kg/t绝干浆;
5)、对表面施胶后的原纸依次进行复卷、切选及包装。
进一步,所述配浆池添加的辅料还包括阳离子淀粉8~10kg/吨纸,增白剂5~10kg/吨纸,烷基烯酮二聚物10~13kg/吨纸,脱气剂0.1~0.2kg/吨纸,杀菌剂0.2~0.4kg/吨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高明鸿源纸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高明鸿源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77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