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4G无线双线调光调色温接收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67208.X | 申请日: | 2018-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2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易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维盛泰光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45/325 | 分类号: | H05B45/325;H05B45/10;H05B45/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2.4 无线 双线 调光 调色 接收器 | ||
1.一种2.4G无线双线调光调色温接收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2.4G无线接收芯片U1、微处理器U2、三端稳压器U3、功率驱动电路;
所述微处理器U2分别连接2.4G无线接收芯片U1和功率驱动电路;所述功率驱动电路连接双色温灯具;
三端稳压器U3分别连接2.4G无线接收芯片U1、微处理器U2、双色温灯具;
所述2.4G无线双线调光调色温接收器还包括二极管D1、D2,MOS管M1、M2、M3、M4,三极管T1、T2,电阻R1、R2、R3、R4、R5、R6、R7、R8、R9、R11、R12、R13;
MOS管M1的漏极分别连接LEDA端、MOS管M2的漏极,MOS管M1的源极连接地,电阻R4跨接于MOS管M1的栅极和地之间;
MOS管M1的栅极分别连接电阻R3、电阻R4、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阻R3并连接微处理器U2;
MOS管M2的源极分别连接电阻R7和+12V电源;MOS管M2的栅极分别连接电阻R6、R7;三极管T1的基极通过电阻R5连接微处理器U2,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地;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6;
MOS管M3的漏极分别连接LEDB端、MOS管M4的漏极;电阻R9跨接于MOS管M3的栅极和地之间;MOS管M3的源极连接地;
电阻R8跨接于二极管D2两端;二极管D2正极连接MOS管M3的栅极,二极管D2负极连接微处理器U2;电阻R13跨接于MOS管M4的栅极和地之间;
MOS管M3的源极连接+12V电源;三极管T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2连接MOS管M4的栅极,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接地,三极管T2的基极通过电阻R11连接微处理器U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4G无线双线调光调色温接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端稳压器U3为输入+12V,输出+3.3V的稳压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4G无线双线调光调色温接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2.4G无线双线调光调色温接收器的工作过程为:
直流电源+12V,提供给功率驱动器件M1、M2、M3、M4工作时所需电压,同时,+12V直流电压通过U3稳压后得到3.3V,为U1、U2供电;
控制信号通过无线方式传输,发射的无线信号经E1天线接收到,经由C8进入U1的8脚,通过U1内部处理变成数字信号,通过U1的1、2、3脚和U2的1、2、3脚连接,数字信号在U2内部处理后变成四路PWM信号驱动M1、M2、M3、M4功率器件工作;
R2、C5、C6、CY1为U1工作提供振荡频率,R1、C2为U2提供上电复位,J2为U2提供程序烧录接口;
双线调光调色温功能实现:LEDA、LEDB为LED灯具连接的两条导线,U2输出的四路PWM信号中,U2的16脚和14脚为互补输出的一组PWM信号,U2的13脚和17脚为互补输出的一组PWM信号;
U2的16脚为高电平,U2的14脚为低电平,电流经过M4-LEDB-C1-Cn-LEDA-M1到功率地,形成直流回路,冷白灯串点亮,点亮时间为两组PWM总时间的40%,然后进入死区,死区时间为两组PWM总时间的10%;
U2的13脚为高电平,U2的17脚为低电平,电流经过M2-LEDA-W1-Wn-LEDB-M3到功率地,形成直流回路,暖白灯串点亮,点亮时间为两组PWM总时间的40%,然后进入死区,死区时间为两组PWM总时间的10%,两组PWM交替导通,导通时间为微秒级,时间极短,由于人的视觉暂留特性,看到灯串一直在点亮,分别调节两组PWM的占空比,可得到色温变化,同时调节两组PWM的脉冲宽度,能得到此时色温的亮度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维盛泰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维盛泰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720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