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脑瘤外科用积液引流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66995.6 | 申请日: | 2018-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1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 发明(设计)人: | 线胤生;李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6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抽气管 积液 抽气接头 分液板 翻动 积液引流器 负压装置 抽气泵 抽气嘴 抽液 罐体 气泵 外科 一体式结构 引流 固定插接 积液抽取 倾斜状态 竖直状态 引流管 最底层 最下层 隔断 对插 混淆 储存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脑瘤外科用积液引流器,包括积液储纳罐体、引流管、抽气管以及负压装置,其中负压装置主要包括小型抽气泵;小型抽气泵上设有气泵抽气嘴,其中抽气管的两端均固定插接有抽气接头,抽气接头与抽气管采用一体式结构,抽气管的一端通过抽气接头对插在气泵抽气嘴上,本发明在实际引流的过程中,通过将分液板翻动翻动至竖直状态或倾斜状态便可实现积液进入积液储纳罐体的最底层,当储存至一定量或者二次积液抽取时,通过翻动最下层分液板至水平位置,此时利用分液板便可实现隔断作用,这样依次继续抽液,从而使得多次抽液呈现分开储放,这样避免多次取液造成积液混淆影响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脑瘤外科用积液引流器。
背景技术
正常脑脊液的分泌及吸收常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在病态情况下,颅内脑脊液过多地积存于脑室系统内,或有时在蛛网膜下腔内积存,多有颅内压增高,称脑积水。当脑脊液循环系统在任何一个部位发生梗阴时,都会出现脑积水,其中脑瘤引起的脑积水最为常见。
脑积水一般采用引流疗法,通常情况下,不同时段抽取的脑积水的病理现象不同,然而现有的引流装置多采用一个引流袋,因此自不同时段抽取的积液多混合在一起,因此容易造成积液混淆,从而难以观察到病理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脑瘤外科用积液引流器,包括积液储纳罐体、引流管、抽气管以及负压装置,其中负压装置主要包括小型抽气泵;小型抽气泵上设有气泵抽气嘴,其中抽气管的两端均固定插接有抽气接头,抽气接头与抽气管采用一体式结构,抽气管的一端通过抽气接头对插在气泵抽气嘴上,抽气管的另一端通过抽气接头对插在积液储纳罐体顶端的抽气嘴上,其中抽气嘴呈凸出结构安装在积液储纳罐体的顶面上,且抽气嘴与积液储纳罐体的顶面出气口对接连,因此当抽气管与积液储纳罐体以及小型抽气泵连接时,在小型抽气泵的作用下,将积液储纳罐体内部抽成负压状态;所述积液储纳罐体呈圆柱状结构,且积液储纳罐体内设有多个呈圆板状的分液板,且分液板上下等距间隔设置,进液嘴位于最上方的分液板的上方位置;且当分液板呈水平状态时,分液板的外边沿与积液储纳罐体的内壁紧贴设置;所述分液板的外边沿上胶粘有水平设置的转轴,转轴的另一端从积液储纳罐体侧壁上的轴孔穿出,且转轴与轴孔的相交处胶粘固定有密封圈,利用密封圈提供转轴转动时的密封;所述转轴的外侧端胶粘固定有转动螺母,通过拧动转动螺母,这样使得转轴转动,从而使得分液板翻动;
所述积液储纳罐体的侧壁上方位置设有多个与积液储纳罐体内部相通的进液嘴,进液嘴的另一端口处采用胶封的形式塞有胶塞,其中引流管的一端通过插针刺破胶塞并穿入至进液嘴内,引流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空心且呈椭球状的进液球头,其中进液球头上开设有进液孔,引流管与进液球头内部互通,且进液球头采用热熔的形式连接引流管,通过进液球头不仅可以方便整个引流管的插入,同时进液球头可以方便抽液,避免在压力的情况下被压扁导致进液不畅;因此在实际引流的过程中,通过将分液板翻动翻动至竖直状态或倾斜状态便可实现积液进入积液储纳罐体的最底层,插针可以选择不同的胶塞进行刺入,从而选择不同的储液位置当储存至一定量或者二次积液抽取时,通过翻动最下层分液板至水平位置,此时利用分液板便可实现隔断作用,这样依次继续抽液,从而使得多次抽液呈现分开储放,这样避免多次取液造成积液混淆影响的情况。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积液储纳罐体的外表面上刻有刻度线,利用刻度线方便查看容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液板的外边沿胶粘有硅胶圈,利用硅胶圈提高连接密封性,从而达到密封效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流管和抽气管上均安装有阀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液球头采用硅胶材质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69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