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长期应变监测的NB-IoT无线传感器及传感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65168.5 | 申请日: | 2018-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0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 发明(设计)人: | 侯士通;吴刚;蒋剑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北京特希达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H04W4/38;H04L29/08;G01B7/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曾教伟 |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式应变片 温度补偿片 无线传感器 放大模块 应变监测 应变信号 核心板 云端服务器 采集设备 基础设施 实时监测 现场安装 应变数据 低成本 低功耗 布线 传感 通信 放大 采集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长期应变监测的NB‑IoT无线传感器,包括电阻式应变片和应变温度补偿片,电阻式应变片和应变温度补偿片分别将采集到的信号发送给应变信号放大模块,应变信号放大模块对信号进行放大和A/D转换后发送给核心板,核心板与NB‑IoT模块进行通信,NB‑IoT模块与云端服务器进行通信。本发明解决了有线应变采集设备成本高、布线困难,现场安装难度大等问题,通过低成本、低功耗、高精度方式,实现了基础设施应变数据的长期、实时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NB-IoT无线传感技术,特别是涉及NB-IoT无线传感器和传感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大部分应变数据以有线传输为主,其中电阻式即应变电桥原理占绝大部分,其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等特点,但是传输距离有限,现场位移传感器布线困难,更重要的是,若对桥梁、建筑物等基础设施集群应变进行长期监测,每个桥梁或建筑物均应放置相应的采集设备,将带来极高的安装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桥梁等供电条件不足的环境下,有线采集设备更是难以维持正常工作。
采用无线技术有利于集群、大规模布设位移传感器,且方便数据集中管理。当前无线技术多样,但大部分存在高功耗问题,桥梁等基础设施现场环境复杂,供电困难,高功耗无线传输技术如WiFi,ZigBee,4G等难以满足长期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成本、低功耗的用于长期应变监测的NB-IoT无线传感器及传感方法。
技术方案:为达到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长期应变监测的NB-IoT无线传感器,包括电阻式应变片和应变温度补偿片,电阻式应变片和应变温度补偿片分别将采集到的信号发送给应变信号放大模块,应变信号放大模块对信号进行放大和A/D转换后发送给核心板,核心板与NB-IoT模块进行通信,NB-IoT模块与云端服务器进行通信。
进一步,还包括为核心板和应变信号放大模块供电的供能模块。
进一步,所述供能模块包括锂电池。
进一步,所述核心板采用MSP430核心板。
进一步,所述电阻式应变片采用BX120-50AA混凝土应变计。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长期应变监测的NB-IoT无线传感器的传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电阻式应变片和应变温度补偿片分别将采集到的信号发送给应变信号放大模块;
S2:应变信号放大模块对信号进行放大和A/D转换,然后将信号发送给核心板;
S3:核心板合成AT指令并发送给NB-IoT模块;
S4:NB-IoT模块收到AT指令后,执行网络寻找与注册,建立UDP协议连接,传输信号至指定的IP;
S5:云端服务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析并实时存储到指定的数据库表中。
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长期应变监测的NB-IoT无线传感器及传感方法,解决了有线应变采集设备成本高、布线困难,现场安装难度大等问题,通过低成本、低功耗、高精度方式,实现了基础设施应变数据的长期、实时监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NB-IoT无线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传感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北京特希达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东南大学;北京特希达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51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遥控装置
- 下一篇:基于命名数据网络的可插拔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