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凝回收热解气的装置及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63454.8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92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李成;张岩;刘波;林红;邓少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宏中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依云;乔雪微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凝 回收 解气 装置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冷凝回收热解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分离器(1)、降膜混冷换热器(2)、第一间壁式换热器(3)、第二间壁式换热器(4)、再热器(5)和气柜(7);
所述降膜混冷换热器(2)的底部依次连接有第一分离器(8)、第一油罐(9)、第一再沸器(11)、第一缓冲罐(14)和第一油箱(16),所述第一再沸器(11)的气相出口与所述第一间壁式换热器(3)相连;
所述第一间壁式换热器(3)的底部依次连接有第二分离器(17)和第二油罐(13),所述第二油罐(13)进一步分别与第一再沸器(11)、降膜混冷换热器(2)和第二油箱(28)相连使得所述第二油罐(13)中的物料能够分别进入所述第一再沸器(11)、降膜混冷换热器(2)和第二油箱(28);
所述第二间壁式换热器(4)的底部依次连接有第三分离器(18)、第三油罐(19)、第三再沸器(21)和第三缓冲罐(22),所述第三缓冲罐(22)进一步和第二油箱(28)相连,所述第三再沸器(21)的气相出口与所述第二间壁式换热器(4)相连,所述第三油罐(19)还与第三油箱(25)相连,以将第三油罐(19)中的非气相物料送入第三油箱(25);
所述再热器(5)进一步与第三油罐(19)相连接;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换热器(26),所述第三换热器(26)的设置方式使得冷媒能够从第三换热器(26)中依次输送至所述第一间壁式换热器(3)、所述降膜混冷换热器(2)、所述第三再沸器(21)和所述再热器(5)中进行换热,最后返回所述第三换热器(26)形成一个闭式循环;
所述装置还包括冷却塔(27),所述冷却塔(27)用于向第二间壁式换热器(4)和第三换热器(26)依次提供冷却水,最后返回冷却塔(27),形成一个闭式循环。
2.一种冷凝回收热解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分离器(1)、降膜混冷换热器(2)、第一间壁式换热器(3)、第二间壁式换热器(4)、再热器(5)和气柜(7);
所述降膜混冷换热器(2)的底部依次连接有第一分离器(8)、第一油罐(9)、第一再沸器(11)、第一缓冲罐(14)和第一油箱(16),所述第一再沸器(11)的气相出口与所述第一间壁式换热器(3)相连,所述第一油罐(9)进一步与降膜混冷换热器(2)相连使得第一油罐(9)中的非气相物料能够进入所述降膜混冷换热器(2);
所述第一间壁式换热器(3)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分离器(17),且所述第二分离器(17)进一步和第一油罐(9)相连;
所述第二间壁式换热器(4)的底部依次连接有第三分离器(18)、第三油罐(19)和第三再沸器(21),所述第三再沸器(21)进一步和第一缓冲罐(14)相连,且所述第三再沸器(21)的气相出口与所述第二间壁式换热器(4)相连,所述第三油罐(19)还与第三油箱(25)相连使得第三油罐(19)中的非气相物料能够进入所述第三油箱(25);
所述再热器(5)进一步与第三油罐(19)相连接;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换热器(26),所述第三换热器(26)的设置方式使得冷媒能够从第三换热器(26)中依次输送至所述第一间壁式换热器(3)、所述降膜混冷换热器(2)、所述第三再沸器(21)和所述再热器(5)中进行换热,最后返回所述第三换热器(26)形成一个闭式循环;
所述装置还包括冷却塔(27),所述冷却塔(27)用于向第二间壁式换热器(4)和第三换热器(26)依次提供冷却水,最后返回冷却塔(27),形成一个闭式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分离器(1)为旋风分离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膜混冷换热器(2)竖直布置,所述降膜混冷换热器(2)的内部设置有分液器(2-1)和竖直换热管束(2-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壁式换热器(4)的顶部还设置有除雾器(4-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热器(26)为板式换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宏中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国宏中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345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润滑油用蒸馏回收设备
- 下一篇:高浓度十氢萘尾气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