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油污泥悬浮态自转除油处置方法和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62917.9 | 申请日: | 2018-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2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 发明(设计)人: | 吴霁薇;汪华林;潘嘉科;时代;江霞;王礼翔;代云;黄渊;李剑平;付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畅环保设备发展有限公司;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项丹 |
| 地址: | 2015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悬浮态 自转 除油 含油污泥 方法和装置 预处理 处置装置 气液分离 油水 回收 | ||
本公开涉及含油污泥悬浮态自转除油处置方法和装置,提供了一种含油污泥悬浮态自转除油处置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预处理,(B)悬浮态自转除油,以及(C)气液分离及油水回收。还提供了一种含油污泥悬浮态自转除油处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石油天然气钻井过程中含油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油污泥悬浮态自转除油处置方法和装置,以实现油田开采区含油污泥的脱油处理。具体地说,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含油污泥悬浮态自转除油处置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在开采、炼制、贮运、使用过程中,进入到土壤环境,其速率超过土壤的自我净化速率,便会导致土壤环境的功能失调和质量下降,并通过食物链影响到人类健康。据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109吨石油及其产品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地下水、地表水及土壤中,其中我国有60多万吨。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部分石油化工区土壤残油高达10000mg/kg,是临界值(200mg/kg)的50多倍,每年新增污染土壤10000吨。因此,为实现油气资源的绿色开采,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亟须开发一种含油土壤的修复方法。
目前对含油污泥采取的修复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包括填埋、热解析、超声波、机械分离、冻融法、微波消解法、气相抽提技术、热水洗法等;化学方法包括焚烧法、热裂解、化学淋洗等;生物方法包括植物修复法、微生物修复法和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法。
热解析技术因无需添加处理剂、除油较彻底、可异位还原等优点逐渐成为处理含油污泥的常用手段。中国发明专利CN 201610547026.7、CN201710056325.5公开了通过高温烟气间接加热的热解析处理方法,同时杰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SPE-184399-PA(Odor-Treatment Technology for Recovered Hydrocarbons From Oily Waste in a Thermal-Desorption Unit)(热解析装置回收油类污染物中石油烃过程中臭气处理技术)报导其利用类似技术在现场应用的情况。且从2014年至今,中石化四川涪陵页岩气田尝试采用美国NOV公司开发的导热油间接加热的热解析处理装置对现场产生的废弃油基泥浆岩屑进行无害化处理。但在工程应用中该技术一直存在能耗高、废气污染严重、设备稳定性差等问题。
中国发明专利CN201310301064.0公开了一种污染场地的原位热强化气相抽提修复集成装备及应用方法,中国发明专利CN201510813468.7公开了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的异位生物堆气相抽提/生物通风修复装置和方法,均为气相抽提技术,该技术是去除非饱和区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有效手段,通过注入井向渗流区注入空气,同时利用抽提井产生低压环境,使得土壤中存在于油相、溶解相以及吸附相的有机污染物挥发到气相中,并经抽提井收集到地面尾气处理装置中进行回收或处理。但该技术的应用受到场地土壤性质和污染物种类限制,对于低渗透性污染场地中的半挥发性或难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却无能为力,且多数无法异位还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畅环保设备发展有限公司;四川大学,未经上海华畅环保设备发展有限公司;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29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隧道窑余热干化污泥的方法
- 下一篇:自行式光能污泥干化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