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氧化锌/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62604.3 | 申请日: | 2018-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9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单真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H01M4/62;H01M10/0525;B82Y30/00;B82Y40/00;D01D5/00;D01D10/02;D04H1/4382;D04H1/7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2 | 代理人: | 杨秀伟 |
| 地址: | 526060 广东省肇庆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锌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导电性 碳复合材料 制备 聚乙烯吡咯烷酮 锂离子电池负极 形貌 静电纺丝技术 体积膨胀效应 电化学性能 纳米纤维膜 循环稳定性 氧化锌纳米 锂离子电池 交错形成 立体结构 三维网状 制备周期 链状 灼烧 纤维 | ||
1.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氧化锌/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含有Zn(CH3COO)2和PVP的静电纺丝前驱液,步骤二:静电纺丝法制备Zn(CH3COO)2/PVP纳米纤维膜,步骤三:碳化法制备氧化锌/碳纳米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氧化锌/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制备含有Zn(CH3COO)2和PVP的静电纺丝前驱液的方法为:将Zn(CH3COO)2加入到5~20 m甲醇中,磁力搅拌1~5小时,再加入PVP,继续磁力搅拌2~10h,得到前驱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氧化锌/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静电纺丝法制备Zn(CH3COO)2/PVP纳米纤维膜的方法为取1~10mL制备好的前驱液置于注射器中,注射泵纺丝流速0.001~0.05ml/min,负电压为1~2kV,正电压为10~15kv,接收距离为15~25cm进行纺丝,接收板为SiO2/Si为基底的铝箔,再置于真空干燥箱中,25℃干燥10~12h,得到Zn(CH3COO)2/PVP纳米纤维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氧化锌/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碳化法制备氧化锌/碳纳米纤维的方法为:将得到的纳米纤维膜放入管式炉中,通以氩气,以1~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00~900℃的温度下煅烧1~2h,得到氧化锌/碳复合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氧化锌/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Zn(CH3COO)2的用量为0.2~0.7g,甲醇用量为5~20 ml, PVP用量为0.5~1.0g。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氧化锌/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器的推进速度为0.1~0.2m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未经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26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碱性干电池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所用补锂多孔一氧化硅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