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扫描仪、扫描数据的生产方法及记录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61495.3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0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1/04 | 分类号: | H04N1/04;H04N1/409;H04N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张永明;玉昌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扫描仪 扫描 数据 生产 方法 记录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扫描仪、扫描数据的生产方法及记录介质。一种扫描仪,读取原稿而生成读取图像,从所述读取图像指定褶皱上有图案的第一区域和有褶皱但无图案的第二区域,并进行在包含于所述读取图像的所述第一区域内不减少褶皱、而在所述第二区域内减少褶皱的褶皱减少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扫描仪、扫描数据的生产方法及扫描控制程序。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对读取产生有褶皱的原稿而得的读取图像进行校正的技术被大家所熟知。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背景明度值校正被判定为包含在褶皱区域内的像素的明度值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10-166442号公报
在读取产生有褶皱的原稿时,褶皱的部分会产生明暗,若为了消除该明暗而一律进行调暗等校正,则有时褶皱的部分所包含的淡的字符等对象会变得无法辨认。
发明内容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扫描仪具备:读取部,读取原稿而生成读取图像;指定部,从读取图像指定褶皱上有图案的第一区域和有褶皱但无图案的第二区域;以及处理部,进行在包含于读取图像的第一区域内不减少褶皱、而在第二区域内减少褶皱的褶皱减少处理。根据该构成,能够在不抹去图案的情况下减少褶皱造成的明暗的变动。
进而,也可以采用如下构成:褶皱减少处理是在第二区域内仅将比原稿的底色更高亮度的部分校正得变暗的处理。根据该构成,能够进行在不抹去图案的情况下减少褶皱的校正。
进而,也可以采用如下构成:处理部基于比特定亮度更高亮度的区域内的读取图像的亮度直方图的统计值获取底色。根据该构成,在原稿包括又暗又大的区域的情况下,能够防止该区域被误识别为底色。
进而,也可以采用如下构成:处理部对比底色更高亮度的部分的、属于包括底色的第一亮度范围的像素进行校正后的亮度随着校正前的亮度的增加从底色的亮度变化至比底色的亮度更暗的饱和亮度的第一亮度校正,处理部对比底色更高亮度的部分的、属于与第一亮度范围的高亮度侧邻接的第二亮度范围的像素进行无论校正前的亮度如何均使校正后的亮度变化为饱和亮度的第二亮度校正。根据该构成,能够在不抹去图案的情况下减少褶皱造成的影响。
进而,也可以采用如下构成:在比底色更高亮度的亮度范围内,当亮度分布在宽的范围内时,与分布在窄的范围内时相比,处理部扩大第一亮度范围。根据该构成,能够根据褶皱造成的影响的程度调整校正的强度。
进而,也可以采用如下构成:处理部在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边界处逐渐改变褶皱的减少量。根据该构成,能够使校正的影响变得不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扫描仪的框图。
图2是示意性示出产生有褶皱的状态下的原稿的读取的图。
图3是示出褶皱减少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读取图像的亮度直方图的一例。
图5是说明亮度校正表的图。
图6是示出梯度引起的权重的变化的图。
图7是示出褶皱部分的校正前的亮度的图。
图8是示出褶皱部分的梯度的图。
图9是示出褶皱部分的校正后的亮度的图。
图10是示出包括字符的褶皱部分的校正前的亮度的图。
图11是示出包括字符的褶皱部分的梯度的图。
图12是示出包括字符的褶皱部分的校正后的亮度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14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机系统及冰箱
- 下一篇:一种图像加密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