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对不同种子检测实验仪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61350.3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6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晨;刘淑红;徐林;王红昌;韩琳琳;王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农科种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1100 河南省许昌***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同 种子 检测 实验 仪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对不同种子检测实验仪器,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本发明通过第一箱体、进料管、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旋转柱、第一竖槽、第二竖槽、第三竖槽、固定块、滑槽、圆形滑块、弯管、第二箱体、第一通孔、电动伸缩杆、灯座、卤素灯、重量感应器、多孔板、第三箱体、第二通孔、第四箱体、第二电机、主动轮、皮带、从动轮、旋转杆、扇叶、电热丝组和控制面板的设置,使种子检测实验仪器具有可以对不同种子进行检测的优点,提升了种子检测仪器的实用性,缩短了种子的检测时间,同时解决了传统的种子检测实验仪器无法对不同种子进行检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子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对不同种子检测实验仪器。
背景技术
种子是种子植物的胚珠经受精后长成的结构,一般有种皮、胚和胚乳等组成,胚是种子中最主要的部分,萌发后长成新的个体,胚乳含有营养物质,种子是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
我国是农作物产量大国,每年出口的农作物均位居世界前列,粮食的生产量主要靠种子的品种,而种子的好坏需要对其的净度、纯度、重量和水分等要素进行检测来判断,在对种子的水分进行检测时,需要用到种子水分检测仪,现有的种子水分检测仪器,对不同的种子使用同一规格的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容易产生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不同种子检测实验仪器,具备可以对不同种子进行检测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种子检测实验仪器无法对不同种子进行检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对不同种子检测实验仪器,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所述第一箱体顶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第一箱体并延伸至第一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右侧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内部依次开设有第一竖槽、第二竖槽和第三竖槽,所述第一箱体内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圆形滑块,所述圆形滑块的内部与旋转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柱的下方设置有弯管,所述弯管的右端连通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箱体内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灯座,所述灯座的底部电性连接有卤素灯,所述第二箱体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重量感应器,所述重量感应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孔板,所述第二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箱体,所述第三箱体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三箱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四箱体,所述第四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第三箱体的内部电性连接有电热丝组,所述第一箱体的正面电性连接有控制面板;
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与卤素灯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重量感应器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与电热丝组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与第一电机的外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弯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右端与第二箱体的左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正面活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旋转杆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远离旋转杆的一侧与第三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农科种业有限公司,未经许昌农科种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13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