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时检测纺织品中纳米整理剂的化学成分和尺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59673.9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8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金万慧;何荷;宋丛珊;吴钦;陈春梅;马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纤维检验局 |
主分类号: | G01N15/02 | 分类号: | G01N15/02;G01N27/6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43006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时 检测 纺织品 纳米 整理 化学成分 尺寸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检测纺织品中纳米整理剂的化学成分和尺寸的方法,以织物作为待测样品,包括以下步骤:将织物剪碎后加入提取溶剂于20℃~60℃超声波振荡从而提取纳米颗粒,将所得的提取液高速离心,在离心所得的底部沉淀物中加入去离子水,超声波分散均匀,作为待测溶液;在气溶胶质谱仪的进样端口联接气溶胶发生装置,待测溶液在气溶胶发生装置的作用下形成气溶胶雾滴;设定进样流量为50~700ml/min,设定样品颗粒打击个数为≥3000个,在上述条件下进行测试待测样品的成分和颗粒尺寸。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同时定性和得到纳米整理剂颗粒物的尺寸及其分布,测试结果准确,分析方便,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品检测领域,涉及一种纺织服装中纳米整理剂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整理剂广泛的应用于纺织服装的功能性整理,主要的纳米整理剂,如纳米银、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氧化锌等被广泛地应用于纺织服装产品抗菌、防紫外线、电磁屏蔽功能整理。但是,纳米颗粒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却不容忽视。大量文献报道,纳米颗粒可以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组织器官发炎、病变等。而且,纳米颗粒还能在生物体内富集、集聚,影响生物体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纳米颗粒的毒性大小不仅与其化学成分有关,与其尺寸大小也密切相关。其尺寸越小,其毒性往往越大。目前,纳米纺织品大多是采用涂层、浸轧或吸尽的加工方法获得,纳米颗粒与纺织品的结合牢度一般。纳米颗粒通过皮肤毛孔进入人体的可能性很高。因此,对纺织品中纳米颗粒的检测和防控很有必要,而检测纺织品中的纳米整理剂的成分和尺寸是关键。
目前,纳米颗粒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有扫描电镜-能谱联用法、透射电镜-能谱联用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等,其尺寸的检测方法一般为激光粒度仪测试法。但是,对化学成分和尺寸分开来测试耗时耗力。开发一种同时检测化学成分和颗粒尺寸的方法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能同时检测纺织品中纳米整理剂的化学成分和尺寸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时检测纺织品中纳米整理剂的化学成分和尺寸的方法,以织物作为待测样品,包括以下步骤:
1)、纳米整理剂的提取:
将织物剪碎后加入提取溶剂于20℃~60℃超声波振荡从而提取纳米颗粒,时间30min~3h;超声波振荡的频率为20~40KHz;
2)、离心浓缩:
将步骤1)所得的提取液高速离心5±2分钟,去除上清液,取离心所得的底部沉淀物;
向底部沉淀物加入去离子水,超声波分散均匀,作为待测溶液;
3)、气溶胶化:
在气溶胶质谱仪的进样端口联接气溶胶发生装置,先将步骤2)所得的待测溶液加入至气溶胶发生装置内,待测溶液在气溶胶发生装置的作用下形成气溶胶雾滴(即,将样品气溶胶化);
4)、气溶胶质谱测试:
设定进样流量为50~700ml/min,设定样品颗粒打击个数为≥3000个,在上述条件下进行测试待测样品的成分和颗粒尺寸。
作为本发明的同时检测纺织品中纳米整理剂的化学成分和尺寸的方法的改进:步骤1)中的提取溶剂为水(纯水);织物与提取溶剂的料液比为1g/30~100ml。
作为本发明的同时检测纺织品中纳米整理剂的化学成分和尺寸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将织物剪碎至面积≤1cm2。
作为本发明的同时检测纺织品中纳米整理剂的化学成分和尺寸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
高速离心的转速为4000~1000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纤维检验局,未经湖北省纤维检验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96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