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清洁作业区微生物控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56977.X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7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瞿瀚鹏;曹晟;王身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云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3/16;F24F11/89;F24F13/28;A61L2/20;A61L2/24;A61L9/015;A61L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黄志兴;赵东方 |
地址: | 410208 湖南省长沙市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洁作业区 洁净空调 臭氧 臭氧浓度检测仪 臭氧发生器 送入 微生物控制 出风管道 控制器 消毒 清洁生产技术 清洁度要求 新风 动态消毒 清洁空气 清洁作业 实时监控 温度维持 消毒效果 信号连接 补充 | ||
本发明涉及清洁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清洁作业区微生物控制系统,包括洁净空调、臭氧发生器、臭氧浓度检测仪和控制器。臭氧发生器将臭氧送入洁净空调的出风管道;臭氧浓度检测仪设置在清洁作业区内;控制器与洁净空调、臭氧发生器和臭氧浓度检测仪信号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系统的使用方法:1)关闭洁净空调的新风补充,通过出风管道将臭氧送入清洁作业区消毒,保持臭氧浓度不小于10ppm,时间不短于0.5小时;2)开启洁净空调的新风补充,向清洁作业区送入清洁空气,并将温度维持在≤30℃、相对湿度维持≤65%。该系统可利用臭氧对清洁作业区进行动态消毒,该方法消毒效果好,能对消毒情况实时监控,可达到清洁作业区清洁度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洁作业区微生物控制系统和一种控制清洁作业区微生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GB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中,基于食品质量与安全,对食品生产环境予以了规范要求,将食品生产区域分为“清洁作业区”、“准清洁作业区”、“一般作业区”,并对各类作业区域的微生物条件予以明确的规范要求。
GMP2010版中,基于药品特性,对生产区域进行了分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并明确各个级别中微生物条件要求。相应等级的卫生条件要求见表1:
表1:洁净区微生物监控的动态标准
食品、药品工业所要求的洁净区,对微生物的控制有较高的要求。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环境的湿度条件、产品的水分活性有关;基于此,洁净生产区域的环境微生物的控制,需要从控制环境湿度、提供洁净空气来保持洁净生产区域的微生物环境。
最经典的环境微生物控制方式是采用熏蒸的方式,即用高锰酸钾、甲醛熏蒸,高锰酸钾与甲醛混合后,甲醛在强氧化剂高锰酸钾的作用下,快速挥发,产生甲醛蒸汽,以此来杀灭环境中病原微生物。但甲醛具有致癌的毒性,所以后来该方法被替代。还有二氧化氯熏蒸法:利用二氧化氯的强氧化特性,来对环境进行消毒。但其遇水易产生次氯酸,进而分解产生氯的残留,污染产品与环境,其使用环境逐渐受到局限。也有过氧乙酸熏蒸法:将A液(冰醋酸、浓硫酸)与B液(过氧乙酸)混合后活化,然后倒入洁净生产区域的各个点位的容器中,加热气化对环境消毒。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消毒能力强,但对设备设施具有强腐蚀性,使用环境有较大的局限性。
2017年5月,胡传红等人提出了一种Ⅰ级清洁手术室消毒方法(申请公布号CN107198784 A),先对手术室内地面和墙壁喷洒乙醇,再用含有臭氧的氮气吹干进行初次消毒;再用含二氧化氯、三氯异氰尿酸钠的专用消毒剂进行二次消毒;再用紫外线灭菌灯照射的消毒方法,能达到Ⅰ级洁净手术室的要求。该方法不仅程序复杂,而且也使用了二氧化氯等传统消毒剂,会在生产环境留下残氯,不能用于对残氯要求高的生产环境。
而且所有这些消毒方法,均为一个“静态消毒”的方法,也就是要求在消毒过程中保持清洁区(洁净区)内的空气不流动,以便消毒灭菌剂蒸发产生的气体在整个区间逸散弥漫,对区间内的细菌、病毒进行杀灭。这就导致了消毒剂不能进入空气过滤器、设备内部的狭小空间及空调的进风、回风管道杀灭微生物。影响了消毒的效果。
通常情况下,对于清洁作业区的微生物控制的效果,通过裸碟检测“清洁作业区中沉降菌”,同时利用“空气取样器”取样,用“平皿计数”的方法来检测清洁作业区中“浮游菌”的数量,用“沉降菌”、“浮游菌”两个指标来评价清洁作业区的微生物控制情况。
但是,这种方法是一种滞后的验证、评价方法,由于“裸碟检测”和“平皿计数”需要进行微生物培养,而微生物培养需要的时间很长,这就导致生产已经开始、或已经结束生产,才能得到生产时的环境微生物控制是否符合生产要求,不能及时得到环境微生物条件是否满足生产要求的指导意见。一旦环境因素稍有改变,或人的操作出现偏差,将给生产带来很大的风险。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云,未经梁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69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