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秋黄瓜的高产高效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55396.4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0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毕昌付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园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A01G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22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瓜 高产 高效 栽培 方法 | ||
1.一种秋黄瓜的高产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阳光充足、灌溉便利、通风性好的土壤,先深翻土壤15-20cm后暴晒,然后深耕做畦,每亩地深施有机肥,所述有机肥包括鸡粪10m3、猪圈肥5-6m3;每亩地还要施化肥,所述化肥包括钙镁磷肥和磷酸二铵各150kg、硫酸钾和硝酸钾各75kg,所述化肥分两次施入,第一次随有机肥深施地下,第二次撒施地面,浅翻入土;
S2、品种选择:选用耐热、耐涝、抗病虫、瓜条直的优质的高产品种,如秋美5号、博纳2号、津春5号等;
S3、播种:7月中旬播种为最佳时间,在小高畦上用锄头开双沟,沟距40cm,沟深3-4cm,土壤墒情差时浇水润沟,按20-25cm的距离点干籽直播,每墩2-3粒种子,播后覆土1.5-2cm,此时不封沟;
S4、田间管理:及时采取施肥、灌水与中耕等措施;
(a)间苗与定苗:播种后4-5d出齐苗,1-2片真叶时间苗,间出弱苗、病虫苗及畸形苗,4-5片真叶时选壮苗,按20-25cm的株距定苗,每亩留苗3500株左右,如发现缺苗应及时补苗,定苗后将沟填平;
(b)幼苗处理:在黄瓜幼苗2叶1心期施用250-300μL/L-1乙烯利;
(c)插架、整枝、绑蔓:黄瓜开始抽蔓时进行插架,用长度2m以上的竹竿或枝条搭成“人字”形花架,整枝时,保留主蔓,到架顶时掐顶,主蔓基部50cm以下的侧枝、老叶、病叶、卷须全部清除,其他侧枝在雌花后留1-2片叶摘心,同时还要及时绑蔓,大约每50cm绑蔓一次;
(d)中耕除草、排水防涝:第一次中耕耕深3-5cm,第二次中耕耕深5-10cm,结瓜期停止中耕,雨后立即排出田间积水;
(e)肥水管理:水肥管理遵循“浇水——小水勤浇,追肥——勤追少追”的原则,间苗后随浇水追施提苗肥,每亩追施浓度为45%的复合肥10-15kg,抽蔓期、开花结果期追施3-5次尿素,每次每亩施10kg左右,同时,从苗期开始,每隔7-8d随打药加喷200倍液的叶面肥“康丰宝”,根瓜菜收前要控制浇水,进入盛瓜期,每隔3-4d浇一次水,进入结瓜后期浇水次数要适当减少;
S5、病虫害防治:
(a)病害防治: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角斑病、疫病等,防治以预防为主;
(b)虫害防治:主要有蚜虫、白粉虱、红蜘蛛、茶黄螨等;
S6、收获:一般播后50d左右开始收获,根瓜要及早采收,当进入生殖生长盛期,根据品种所特有的长度及时采摘,当早霜临近时,黄瓜生长缓慢,采摘期在生殖生长旺期基础上延缓1-2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秋黄瓜的高产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发病前,每隔7-8d交替施用浓度为25%的疫霜灵悬浮剂1500倍液,或达可宁600倍液,或浓度为77%的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预防,防治霜霉病用浓度为72%的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浓度为72.2%的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喷雾,严重发生时用杜邦抑菌净或金雷6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连防3-4次;防治白粉病用1500倍液世高+爱苗3000倍液喷雾防治,连喷2-3次;防治角斑病,用浓度为47%的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连喷2-3次;防治疫病,用金雷600倍液,或杀毒矾500倍液喷雾防治,连喷2-3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秋黄瓜的高产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蚜虫和白粉虱用浓度为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阿克泰3000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和茶黄螨可用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园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农园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539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