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55232.1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4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玉井聪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9/13 | 分类号: | B41J29/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张永明;玉昌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装置 | ||
一种印刷装置,具备:装配部;容器(25)经由开口以能装卸的方式装配于装配部;以及开闭盖(17),通过弯曲变形而被安装成能够转动,并以设置于一端侧的转动轴(J)为中心在开放开口的打开位置和关闭开口的关闭位置之间转动,在装配部侧设置有装配部侧变形限制部(第二檐部(64)),在开闭盖侧设置有当开闭盖为关闭位置时与装配部侧变形限制部以在开闭盖弯曲变形的情况下能够抵接的方式相对配置的盖侧变形限制部(突出部(74))。
于2017年9月1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7-174801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等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存在一种具备在纸张等介质上喷射墨水等液体来印刷包括字符、图形的图像的印刷部的打印机等印刷装置。在这样的印刷装置中设置有具备装配部以及开闭盖的开闭装置,其中,收容与印刷部的印刷相关联的印刷关联部件(例如墨水)的容器经由开口可装卸地装配于装配部,开闭盖通过以转动轴为中心转动而开闭开口。
例如,存在一种开闭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该开闭装置具备:前盖(开闭盖),为了开放及关闭形成于墨盒装载部(装配部)的开口,一端部安装于转动轴、而在另一端部配置有前盖锁定突部;以及推闩装置,随着被前盖锁定突部推压而成为锁定状态及锁定解除状态。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232296号公报
这样的现有的前盖(开闭盖)构成为,形成有前盖锁定突部的前盖的另一端部能够变形,在前盖的转动被限制的状态下另一端部发生变形,前盖锁定突部推压推闩装置而使前盖为锁定状态或者锁定解除状态。
然而,在前盖上另一端部以外的部分(例如一端部)也弯曲变形的情况下,由于该弯曲变形而担心转动轴的配合解除,导致前盖从墨盒装载部脱落。例如,在用户向开放开口的方向拉位于关闭开口的关闭位置的前盖的一端部侧的情况下,因为前盖弯曲,从而存在位于前盖的一端部侧的旋转轴在轴线方向上移动而使前盖和墨盒装载部的配合解除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在具备供收容与印刷部的印刷相关联的印刷关联部件的容器经由开口以可装卸的方式进行装配的装配部、以及通过以转动轴为中心进行转动而开放及关闭开口的开闭盖的印刷装置中大致是共同的问题。特别是在开闭盖在转动轴方向上形成得长的情况下,因为开闭盖容易弯曲,所以容易引起开闭盖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抑制开闭盖在关闭位置上脱落的印刷装置。
下面,对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记载。
解决上述问题的印刷装置具备:印刷部,在介质上进行印刷;容器,收容与所述印刷部的印刷相关联的印刷关联部件;装配部,具有开口,所述容器经由所述开口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装配于所述装配部;以及开闭盖,以设置于一端侧的转动轴为中心在开放所述开口的打开位置和关闭所述开口的关闭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装配部上设置有装配部侧变形限制部,在所述开闭盖上设置有盖侧变形限制部,在所述开闭盖配置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盖侧变形限制部以与所述装配部侧变形限制部相对的方式配置于在所述开闭盖向开放的方向产生了弯曲变形的情况下与所述装配部侧变形限制部抵接的位置。
根据该构成,因为在关闭位置上限制弯曲变形,所以能够抑制开闭盖在关闭位置上脱落。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优选地,所述盖侧变形限制部设置于所述开闭盖的所述一端侧。
根据该构成,在开闭盖上变形限制部形成于转动轴附近,从而能够以高概率抑制开闭盖在关闭位置上脱落。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优选地,所述盖侧变形限制部设置在与所述转动轴相比远离所述开闭盖的所述一端侧的位置。
根据该构成,能够抑制开闭盖伴随着由施加在位于关闭位置的开闭盖的一端的力所引起的弯曲变形而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52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瓶盖喷印系统
- 下一篇:自动化的图像传感器校准